本报记者 李明德 文 唐 强 图 通讯员 彭天增
核心提示
日前,省委书记卢展工在谈到郑州交通问题时说道:郑州的交通拥堵问题十分突出,所以郑州的交通警察最辛苦,他们从早到晚一直站在路口,指挥量很大,忍受着尾气,承受着高温。如果没有他们这支队伍在那里站着,更不知道郑州的交通会怎么样。
卢书记的这番话深深激励了烈日下辛苦执勤的交警同志们,同时也把社会的目光再次引向交警这个特殊岗位。我们也把目光再次聚集到绿城交警中那支特殊的女交警群体中,试图在炎炎烈日下去寻找那份感动和温情。
一位女交警的一天
7月1日早晨5点半,一阵清脆的手机铃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郭爱玲急忙伸手从床头柜上把手机闹铃关掉,她怕闹铃多响几声会把正在熟睡的儿子吵醒。
揉揉迷睡的双眼,伸个懒腰,新的一天又开始了。郭爱玲迅速起床开始洗漱,在洗漱间隙。丈夫李阳也起床了,她对李阳说:“今天我全天值班,你辛苦一下把家里的电风扇拿到维修处修修,这天太热了没个风扇真不行。对了,还有上午你陪俺爹去医院看病吧,看看情况怎么样?要是严重了就先住院。我下班了直接去医院。”李阳边洗漱边答应着郭爱玲交代的事。
15分钟后,洗漱完毕的郭爱玲简单地画好了淡妆。她麻利地收拾下凌乱的客厅,把两岁多儿子扔的玩具放进了玩具箱中。此刻,公公和婆婆还有从老家商丘赶来看病的父亲都已经起床。婆婆李顺芹张罗着做早餐,公公吕文有开始打扫家里的卫生。郭爱玲60多岁的父亲郭书义在房间整理自己的床铺。
十几分钟后,婆婆已把粥煮好,正在烧菜。郭爱玲走入卧室,亲吻下正在熟睡的儿子,然后开始准备从家出发去上班。
婆婆听到儿媳提包准备去上班,在厨房喊道:“闺女,先喝碗粥再走吧,不会耽搁时间的。”郭爱玲应声道:“妈,你们吃吧,我在路上买个饼吃吃就行。”她边回答着,边拿着包打开门。李阳这时抱着充满电的电动车电池,跟随在后面下楼。
这时,李阳的手机突然响起。他接通后才知道,单位今天有特殊情况,需要马上到岗。李阳在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石佛劳教所工作,类似的特殊情况需要加班,对他来说已是家常便饭。他帮妻子边安装电池,边愧疚地说:“今天没法带咱爹去医院了,单位有急事要我过去。”
郭爱玲听后说:“那你去吧,我下班了回来带咱爹去医院。”说完,郭爱玲开始从北环中方园小区的家中骑车往中原路嵩山路的岗位上赶。
郭爱玲是郑州市交警九大队的一名普通民警,她所在的岗位是青少年宫岗。自2005年考入这个特殊的队伍后,至今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5年。
7点钟,路上的车和行人渐渐多了起来。郭爱玲也开始了新的一天工作。
她站立在十字路口中央,开始指挥川流不息的来往车辆和人群。半个小时时间,衣服已经被汗水浸湿,脸上的汗水不断往下流。
一个小时过去了,太阳已经开始升温,温度迅速升高。可此时正是车辆和行人高峰时刻,她顶着酷热依然坚守在岗位上。
上午9点钟,高峰岗过去,她的队友把她换下了岗休息。趁着休息间隙,她来到旁边的早餐摊车旁,花两元钱买了张饼就着白开水吃了起来,她笑着说:“这样比较省时间,又能顶到中午换岗了。要是在家吃,不到换岗时候就饿得难受。”
一晃两个小时过去了,又该到她执勤的时候了。此刻正值中午12点,外面像火炉一样烤人,又赶到中午下班高峰时间。她换下同事,再次踏上炙热难忍的岗位开始疏导交通。
短短的十几分钟,刚暖干的一身警服再次被汗水浸湿。此时,郑州的高温天气高达35℃,柏油马路地表高温高达40℃。车来车往掀起滚滚热浪,扑在她身上。一班岗下来,她几乎快虚脱了,不停地大口喝着开水。她笑着对记者说:“我们最需要的是不断补充水分,一天下来喝的水能比上你们两天喝的总和。”
就这样,每隔两个小时郭爱玲和同事换一次岗。一直到晚上9点钟,她一共值班四次,每次两个小时。这是属于正常工作时间,如遇到有特殊情况,晚上下班会更晚些。
华灯盛夏的郑州街头,公园里响起了纳凉老人们的琴声。忙碌一天的郭爱玲也下班了,她骑上电动车开始往家赶。
回到家中已近10点钟,她顾不得换下被汗水浸湿的衣服,连晚饭都没吃就急忙和丈夫李阳一起带着父亲往省人民医院赶。
在省人民医院,她陪着父亲楼上楼下来回奔波做检查。12点钟,所有一切检查结束后,医生给郭书义打了一针抗生素,然后在女儿和女婿的陪伴下回到家中。
一天忙下来,郭爱玲累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晚饭变成了夜宵,喝了碗粥,吃了点西瓜后。此刻已是深夜1点钟,她把警服换下来洗干净晾在阳台上才开始上床休息。
舍小家为大家
“我不能提父母,一提起他们我的泪水就止不住。”郑州市交警九大队民警李暖,这个26岁的倔强女交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起家中的父母,泪水犹如珠子般止不住往下流。
李暖老家是河北省石家庄新集市人,2008年从部队转业后来到郑州市交警九大队。当初她的愿望是能够分配到基层派出所当一名片警。可由于工作原因被九大队淘宝般,把她淘到了九大队当了一名交警。
虽然工作只有短短两年多,但她却做得有声有色。在成绩的背后,她放弃了很多,付出了很多。
李暖的丈夫赵金涛是洛阳人,至今仍在山东的部队服役。虽然已经结婚,但两个人一直过着两地分居,分多聚少的日子。
在采访中,记者问她有多久没回过老家看望父母了。她的眼泪立刻流了下来,哽咽着说:“从上班至今,我一次河北老家也没回去过,就连我老公家洛阳从结婚到现在我也没去过一次。做梦都想回去看望他们,可实在是没时间啊。我不能提起父母,一提起他们我就会哭,内心非常内疚。”
为了让双方父母放心,李暖和赵金涛相互养成了一种报喜不报忧的习惯。工作中和生活中的成绩他们都争相给父母倾诉报喜,然而自己的困难和伤痛他们都深深地藏在心里,不让年岁已高的父母知道,怕他们担心。
6月22日下午7点40分,正在青少年宫岗位执勤的她,突然晕倒在岗位上。被同事和附近的路人发现后,急忙送进了医院。在医院抢救了近一个小时,她才苏醒过来。这件事至今她未曾向父母讲过,唯一知道的是远在山东部队的丈夫。电话中,钢铁般的汉子赵金涛得知情况后,在电话那端心疼得放声痛哭起来。
就这样,简单休息了一夜。输了几瓶液后,第二天一早李暖又站在了自己的岗位上。
李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有个孩子,然而由于职业特殊,使命特殊,这个愿望至今未能实现。她说:“我做梦都想有个宝宝,可是由于长时间站在马路上,灰尘和汽车尾气对身体影响太大了,一直到现在也不敢要孩子。唉!在等等吧,以后有机会了再考虑这事。”
在郑州市交警九大队,类似李暖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她们为了道路的畅通,为了特殊的使命,为了对得起这身庄严的警服,放弃了很多,付出了很多。这群特殊的倔强女警,用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铸就了绿城的畅通。
从严执法受尊重
郑州市交警九大队,这支特殊的女子队伍在外界人看来,像“花瓶”一样是一种摆设。公安工作是血与火的战场,这些娇嫩的“警花”能行吗?还有些议论已近乎尖刻和无情。面对如此议论,她们没有气馁,反而有了一种力量,她们用实际行动向质疑者证明了自己并不是弱者。
郑州市交警九大队青少年宫岗李妍,名字和人一样的美丽。她执法是以柔克刚,她执勤的青少年宫交叉口有二十多条公交线路,每天粗略统计也得有1000多个车次往返。有时公交车司机到了路口就发急,违章加塞变道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干扰和影响了路口秩序,给周边经常造成拥堵。遇到这种情况李妍不温不火,为了避免耽误车上乘客的时间,也为了避免个别乘客起哄引发围观,李妍总是和颜悦色将违章司机的驾照号码记下来,然后指出他的违章行为后立即放行。接着李妍与司机所在的公交分公司负责安全的领导电话联系,让他带着那个违章司机抽时间到岗上来,让他们到现场看一看,违章造成的混乱,看后李妍就会对他们说:“我不是非要处罚你,你在这里看看,设身处地的想一想,真正认识到错了,你们就走。”并嘱咐领导在安全会上讲讲,咱们都要互相理解。还别说,这法还真灵,李妍说得很形象:“发烧不能只吃退烧药,还得彻底消炎,炎症没了发烧不就好了。”
刘瑞看上去黑黑的、高高的,但一说起话,仍有女性那种特有的羞涩。谈到在一次纠正处罚交通违法时,她被一辆轿车挂倒,虽然伤得不重,但警服挂破了,手臂也擦出了血。她当时真的想坐在地上哭一场,可后来她自己也不知道哪来的一股劲,一下子就猛追过去,在同伴的协助下,最终拦下了这辆车。经查证,该司机为无证驾驶,怪不得还未与民警说上几句话就跑。刘瑞当时显得非常冷静,司机是一男青年,面对拦住他的几个女交警,神态上还有点不屑。刘瑞平静地问男青年:“你无证驾驶非常危险,你撞了我,我可以不跟你计较,但是你如果撞了车,自己的安全有保障吗?”
男青年这时似乎已经看出刘瑞擦伤的手臂和挂烂的警服,他觉得惹了祸,或是面对几个女交警这样的平和理性,男青年声音很低地说道:“你们该咋处理就处理吧。”刘瑞听后说:“依照交通安全法,你的行为不只是罚款还应拘留。”最后,违法男青年不但接受处罚,刘瑞和同伴还顺利地将男青年送到了拘留所。
温情的教育,严格的执法。这些女警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他人的尊重,她们虽然是一群女警,但是她们并不比男警差,背负着与男警同样的天职,并且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和超负荷付出谱写出了一曲赞歌。
女警处处送温情
郑州市中原区的民工子弟学校、二七区的市盲聋哑学校,都是九大队设立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郑州市交警九大队制定出一套详细的入校宣传计划,女警们携带材料定期入校宣传。民工子弟学校的很多学生,长年随父母 “南征北战”,安全意识淡薄,学校曾有好几个学生因交通事故伤亡,女警们制作出很多教具,以游戏的方式现场传教,寓教于乐,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该校王校长曾感慨地说:“九大队的举动是破天荒的,在我们建校史上是没有过的。”自女警们入校开展宣传教育后,该校再没发生过一起小学生因交通事故而伤亡的事故。
郑州市聋哑学校的情况更是特殊,女警们真是动了一番脑子,她们先学了一些简单的哑语,然后与学校的哑语教师一道将聋哑生带到大马路上,现场指出马路上的交通违法行为,现场解答,现场提问。尽管这些聋哑生听不到汽车的响声,说不出交通违法行为的不对之处,但他们却能用手势回答出正确与否,当某一种错误的交通行为被这些聋哑生用手势打出来,然后通过哑语教师传述给女警们后,女警们欣喜无比。因为他们的手势答案与正确的答案一模一样,他们懂得了正确与否,就会很好地保护自己,免受交通事故的伤害,这对于他们的一生都有益处。公安部交管局的领导也曾亲临现场,目睹了九大队的女警们这一杰作。
郑州市交警九大队,这群来自全国五湖四海的警花们,在公安工作血与火的洗礼中,任凭风吹雨打,她们撑了下来。不断地成熟,脱去了稚气,隐藏起了娇嫩。寒暑易节,日月轮回,这些“警花”非但没有折枝,更没有凋谢,而是叶茂根深,茁壮成长。在道路交通管理战线上,到处可以见到女警们矫健的身姿,她们柔情似水却又坚忍不拔,背负着与男警同样的使命,为绿城的畅通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谱写出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