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仁心仁术 领跑郑州介入治疗医学前沿
南水北调第二批
移民新村建设启动
加强行风建设
营造廉洁氛围
上接第一版
全市入库税金非公经济占近八成
市慈善总会150万元金秋助学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仁心仁术 领跑郑州介入治疗医学前沿
——记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专家余宏伟和他的心脏介入团队

本报记者 汪 辉 通讯员 秦 川

在郑州,他率先开展了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术和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在郑州,他率先成功开展了多种心脏介入手术,无论从数量及难度上都位居前列,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在介入治疗方面领跑全市。

心脏介入手术具有较大的风险性,但他和团队近年来的介入手术量以每年120%的速度递增,去年达到1000多例,却从未发生过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

多年来,他和他的团队攻克了心血管内科领域一个又一个难关,刷新了郑州市乃至河南省多项技术空白,获得了多项省市科研成果,铸就了一支鹰雁团队。

他就是郑州市“人民健康好卫士”、郑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省心血管学会常委、省心脏介入质控委员会委员、心血管主任医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余宏伟。

这个鹰雁团队就是余宏伟带领下的郑州一院心脏介入诊疗导管室和心血管内科的医护人员。

从无到有 介入水平省内领先

一位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患儿被送到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余宏伟和他的鹰雁团队,通过全数字化平板大C型臂造影,精确地找到了患儿仅仅小指甲大小的缺口,在局麻下,他们用一根细软的导丝通过患儿右侧股动脉,经室间隔缺损口,到达右侧股静脉,成功建立了一条动静脉之间的输送通道,然后将堵闭器输送到心脏缺损口位置,以左右夹闭的方式将缺损口严严实实堵住。随后经造影显示,患儿血液分流现象完全消失,且体表未留下任何痕迹,术后3天患儿就出院了。

据介绍,如果采用传统的外科手术为患儿进行修补,需要在全麻下经体外循环打开胸腔,对患儿的创伤很大,胸部的疤痕还会对患儿身体和心理带来永久的伤害。这种出血量少、微小创伤的微创手术的完成,还得益于该院斥巨资引进的全省第一台全数字化平板大C臂。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医院导管室的众多先进仪器中,除了大C型臂,还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多导电生理仪、射频消融仪、电除颤仪等一大批先进诊疗设备。这些先进设备为余宏伟和他的鹰雁团队提供了可靠的技术设备保障。“郑州市一院心脏介入诊疗导管室的设施和诊疗环境绝对是一流的。”不少同行参观后感叹道。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代表着一个医院心血管内科的水平。余宏伟说,郑州市一院心血管内科从开始介入心脏病学科,到加大投入购入众多先进设备,短短几年的时间已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并成为河南省首批通过的心脏病介入治疗定点医院,手术量每年以120%的速度递增,年手术量达到1000例左右,无一事故或纠纷发生。这得益于医院的重视,得益于一个团队整体技术和相互配合。

争分夺秒 开通急诊绿色通道

我市一位56岁的女工,因突发胸痛、大汗而被送到医院时已没有了心跳,余宏伟马上组织医生分两组展开了施救:一组按压抢救,一组负责手术。其间患者有16次心跳停止,但医生没有放弃,最终把她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

家住西区的陈先生,早上下班后感觉心脏不舒服,打车到医院,刚进行简单的问诊,他就歪倒在一旁,心脏骤停,被送入导管室紧急手术,最终转危为安。

一位76岁高龄老人,因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入院,经急诊冠脉支架术后,病情立即缓解,但接下来上消化道出血、重症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停止等并发症接踵而来,余宏伟带领抢救小组经过5天7夜的艰苦努力,病人终于奇迹般地苏醒康复出院。

像这样难度大、技术含量高的急症手术,余宏伟每年都要碰到不少。

“对于心脏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因为心肌梗死在3小时内接受治疗,患者的死亡率可以降低到6%。”余宏伟说,目前我国每年死于心肌梗死及并发症的人数已超100万,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已跃居疾病死亡率的第一位,为了能够第一时间内抢救心肌梗死急症病患,医院开通了24小时心脏手术绿色通道,专业人员24小时待命,挽回了无数患者的生命。

一天凌晨两点,一位胸痛、休克的病人入院,心电图显示急性前臂心肌梗死。3天前,病人刚在某医院置入冠脉支架,提示支架内血栓形成,这种情况死亡率很高,值班大夫电话请示余宏伟。病情就是命令,余宏伟没有犹豫,立即指示启动心脏绿色通道,抢救病人。魏彤、王巧敏、杨平大夫,导管室李君、邹永辉均在15分钟内赶到,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下,急诊造影支持支架内血栓形成诊断,立即给予再通手术。30分钟后病人胸痛缓解了,血压平稳了。病人得救了。

余宏伟和他的团队积极探索、勇于实践。许多医院介入手术都是经股动脉介入,这种方法病人卧床休息时间长,并发症比较多,他们采用经桡动脉介入的方法,手术后患者即可下地活动,不需要卧床休息,一般术后2~3天即可出院,既减轻了患者痛苦,也缩短了住院时间,节省了费用。

为提升科室整体水平,该院积极引进培养高级专业人才,多次派遣专科医生外出进修,与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脏研究所建立了技术协作关系。如今,医院介入中心可全天候开展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及支架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肥厚性心肌病化学消融术,先心封堵术等多种复杂心脏手术。

心系患者 用爱诠释仁心仁术

“余大夫救了我一命,真是个好医生!”70岁的张玉梅老人激动地说。老人的儿子说,他母亲以前总感觉到气喘、胸闷、胸痛,到医院检查后,发现有两根血管堵塞了80%,余宏伟建议做介入治疗。手术前,余宏伟和同事详细地讨论造影片,模拟着放支架后的血管情况,评估手术风险,手术非常成功。

“不让病人多花一分钱,不让病人有任何并发症。”这是余宏伟的一句箴言,为保证病人的疗效,他总是在术前精密制定手术方案,尽可能减少手术中耗材的浪费,从而使更多的中低收入患者能享受高新治疗技术。他常告诫医护人员,医生不仅要治好患者的病,还要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严禁乱检查、开大处方,尽量为患者节省费用,不让患者多花一分冤枉钱。

24小时热水、液晶电视、中央空调……如果不是床单和被罩上写着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很多人会以为这是宾馆。余宏伟说,自心内科搬入新病房大楼后,病房的条件大为改观。不仅如此,心内科还拥有全国一流的CCU病房,装备有美国太空中央监护系统,可开展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CCU病房为层流病房,一年四季恒温,病房无菌化程度更高,为危重病人的抢救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在优化病房环境的同时,该科还积极在服务方面精细化,要求医务人员起立回答病人问题、患者入院10分钟内得到治疗、6小时内要向病人及家属介绍诊疗情况。不论CCU病房还是无陪护病房,每位患者配备一名护士,24小时陪护,不仅为患者打针喂药,还喂患者吃饭、为患者梳头、洗脸、擦手,更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缓解患者术后的紧张情绪。患者出院一周后进行随访,提醒患者进行复查,了解患者的日常情况。一系列人文措施,让心内科医患关系融洽、就医环境舒适,病区护士和蔼可亲,技术操作娴熟,亲切的语言,至诚的关怀,使饱受病痛折磨的病人,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古人云,不为良相,则为良医。愿余宏伟和他的鹰雁团队再振翅高飞,快速驶出商都,领跑中原,飞向全国。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