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5版: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5分钟应考过关
世界遗产名录的礼物
开心的锣鼓敲起来
一路拼搏一路歌
申遗成功
给我们带来什么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申遗成功
给我们带来什么
成功:用好“金字招牌”前路:责任大于利益

申遗成功

给我们带来什么

本报记者 李 颖

昨日,整个郑州市都陷入了“天地之中”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所带来的兴奋中,人们谈论着因为申遗成功而带来的变化和将要发生的变化。

“世界文化遗产”,对于郑州这座中西部中心城市来说,是将成为城市展示自己厚重历史的名片,还是成为带来经济效益的标签?

登封:因申遗而改变

因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地处嵩山的古建精华“变身”成为文物景区。少室山下的嵩阳书院,是我国最早的传播儒家理学、祭祀儒家圣贤和举行考试的书院,如今,这里恢复了“天人合一”的古老意境;

在保护现有清代书院建筑群的基础上,嵩阳书院复原了考场、接官亭、祭祀场所等一些已毁失的重要建筑,成为人们了解儒家讲学、祭祀、藏书的重要文物景点,门票年收入也由原来的10多万元增加到现在的500多万元;

周公测景台和观星台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观测天象建筑之一。登封市拆除了距其不远的一个小火电厂,不惜搬迁一个村庄,使位于喧闹集镇的观星台恢复了“空寂”的古代观测天象场景;

为了维护嵩岳寺塔的原貌,塔前保留了山坡的自然走势,而没有修建一马平川的广场,就连道路正中的一棵大树也得以保留;

登封市还将单纯的文物本体保护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让古代建筑成功“变身”为文物旅游景区,按照“不改变文物原状及其环境、地貌”的总体原则,对8处11项古代建筑进行了修缮。

申遗工作的开展,登封探索出了一条“文物保护带动景区建设、景区反哺文物保护”的新路子,兼顾文物保护和利用,使之形成良性循环,并通过立法的形式保护文物的可持续发展。

成功:用好“金字招牌”

提出这个问题,很多人会立刻想到滚滚而来的经济利益,这个也是事实,不少旅游景点确实依靠“世界遗产”这块“金字招牌”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2000年,龙门石窟申遗前,每年门票收入1000多万元,如今每年的门票收入超亿元;安阳殷墟也不例外,申遗前,殷墟门票一年收入约200万元,申遗后,一年门票收入就达千万元。

按照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公约》规定,列入世界遗产的项目享有以下待遇:文化遗产享有战争豁免权,缔约国双方或多方交战不得攻击世界遗产;遗产可按照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获得相应的资金支持,这也意味着登封拥有向联合国相关机构申请无息贷款的权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无偿向遗产保护地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换言之,用世界技术和人才保护人类共同的遗产。

这些条件都将为更好地保护登封的历史建筑群提供便利,也将有力改变登封、郑州在国际的城市形象,提高和巩固郑州作为历史名城和八大古都之一的地位和知名度,促使郑州和登封较快地发展文物和旅游业,达到人与自然、人与历史的和谐共处。

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规划系主任、教授龚绍方说,在庆祝申遗成功的同时,一定要冷静看待,现在建筑群还是资源,而不是成熟的旅游产品。

前路:责任大于利益

诚如郑州市市长赵建才所说:申遗成功意味着这组建筑群所承载的宝贵文化价值和我们的遗产地保护管理工作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从此由中原大地走上世界舞台。这就意味着,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能按照国际标准得到永久保护,同时登封的知名度能够极大提高,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申遗成功对于当下来说,责任大于效益。”参与了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文化价值评估工作的南开大学刘畅认为,保护这些申报成功的遗产是一个巨大的任务,长远来说它带来的更多的是责任,如果说效益的话更在于百年以后的效益。

央视评论员周庆安认为,嵩山建筑群申报成功给大家提出一个问题,在中国的世界文化申遗越来越多之后,开发和保护之间的矛盾到底应该怎样来解决?大家普遍都有一个想法,尽可能多利用遗产打造我们的知名度,尽可能多地增加我们的旅游收入,可当两者如果牵涉到一起的时候,我们应特别关注开发和保护之间的相关性。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