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解决高房价需治本之策
教授想当官是“科举思维”复辟
缺乏耻感的政治“贴金术”
全部合格
政委假装擦汗 我们假装汗颜
“魅力女人班” 经济利益催生的怪胎
“高价”政府采购频现的背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政委假装擦汗 我们假装汗颜

一自称武汉交警的男子向网络爆料:8月3日,10名交警接通知后在烈日下等了30分钟,等来武汉市交管局政委王斌,随后交警们排队让其擦汗。昨晚,武汉市交管局新闻发言人陈骥称,该局官员慰问路面交警是每年惯例,但并未让交警专门在烈日下等30分钟。(《新京报》8月10日)

根据当日武汉媒体《长江商报》发表的图片显示,王斌拿着一条白色毛巾给一名交警擦汗,该交警旁边还有多名交警排队等候。看到这样的图片,切入现实的语境,恐怕再也找不到比作秀更适合形容这一幕的词汇了。

某种意义上说,作秀就是作秀,纵然是武汉交管局再三否认,也都改变不了“擦汗门”作秀的本质。如果说交管局领导是真心想要下去给执勤在一线的交警们擦汗,大概也就不需要提前下通知、让交警们排成长队、挨个接受领导的“擦汗检阅”了,也大概就更不需要兴师动众让一众记者跟随拍照宣传了。

但实事求是地说,这样的“秀”也未必就是王斌政委本人喜好的结果,不能以此就指责这位交管局官员“好这一口”。对于他来说,这或者就只是一种惯例性、程式化的工作。而实际上,仔细想一想,这样的事情几乎是每天都在发生,领导下基层慰问,前呼后拥记者相随,拍拍照、领导送送东西、跟群众握握手,一哄而散。慰问是一种形式,“擦汗”或者“送礼”只是形式不同没有本质区别。不仅政府机关,在企业也是如此。今天,一个擦汗的交管局政委被曝光了,处在了舆论批评的风口浪尖上;但在昨天、前天乃至明天,又有多少个“擦汗”的领导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呢?

“擦汗门”被媒体曝光后,舆论的批评如潮,“擦汗的政委同志”立成“舆论公敌”,擦汗门大有成为新网络流行语的架势。但其实,包括很多批评者在内,对于如此之类就真的是“惊诧莫名”吗?我想,并不是这样。无数类似的一幕幕就在我们身边上演,“擦汗门”不过是一个极端和偶然的个例罢了。

对于“政委擦汗”,武汉交管局并不承认是作秀。实际仔细想一想,当一种公认的“秀”经常出现、成为官场或者职场惯例,成为某种文化式、道德性的潜规则,被世人所熟知和默从,也就不能再称之为“秀”了。“领导慰问秀”出场一千遍一万遍,时间久了,谁还能再当回事?“擦汗门”首次出现引起“惊呼声”一片,但如果“擦汗”擦得多了,也就不稀罕不奇怪了。重复的次数多了,谬误都有可能成为真理,遑论是“擦汗”。

所以,很显然,“擦汗门”隐喻的味道不过是——政委假装擦汗,我们假装汗颜,真正的“问题”无人关注,大家吵吵两声兴趣淡了,这事儿也就散了。 陈一舟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