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9版:中原楼市 上一版3
郑州8月租房参考价
省市摄影家走进富田太阳城
“康桥·溪山御府杯”第二届小主持人大赛海选举行
楼盘牵手学校
教育地产风起
大连万达集团向舟曲捐款1000万元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楼盘牵手学校
教育地产风起
从萌动到发展“名盘+名校”模式走俏

楼盘牵手学校

教育地产风起

本报记者 黄晓娟

激情八月,教育与地产不期而遇,打造中原“教育地产”品牌成为不少开发商越来越响的呼声,同样使郑州楼市更加精彩而又充满生机。教育与地产的激烈碰撞,必将引起中原“教育地产”发展的新一轮高潮。

从“瓶颈”到热潮

说起教育地产,郑州在2006年3月就颁布实施了《郑州市城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其中第十三条规定:鼓励开发商配套建设中小学校、幼儿园;开发建设单位配套建设的中小学校,可以无偿移交政府开办,由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自行办学的,应当承担本开发区域内学生的义务教育任务,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规定拨付相应的教育经费。

但是上述条例实施的情况却不容乐观,郑州市政府相关部门的统计显示,从1995年至2008年,郑州市区除惠济区外,开发商共开发小区315个,配套建设教育设施的小区仅占5%,“由于部分学校紧张,为了孩子教育,家长不得不跨地段入学,天天长途跋涉来回接送,很不方便。”每天接送孩子几乎要走半个郑州的倪女士埋怨。

河南省房地产业商会秘书长赵进京认为,孩子跨地段入学源于教育配套的“缺位”,导致部分区域尤其是郊区楼盘业主的子女陷入跨区就读甚至无校上学的困境,郑州房地产开发也因受此教育“瓶颈”制约而陷入困局。

自建业的小哈佛幼儿园、双语小学、建业中学,鑫苑名家的河南省实验幼儿园分园、实验小学外国语分校,美景天城的启元国际小学等先后建成,闻风而动的开发商也纷纷效仿,开始大打教育牌,教育地产也因此在郑州房地产市场悄然兴起。

从萌动到发展

赵进京认为,郑州教育地产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萌芽期,这一阶段房地产商在楼盘小区内兴建学校还只是一种尝试性行为,小区学校也只是一种贵族学校的代名词,“教育地产”还只是停留在概念层面。

第二阶段为高速发展期,“教育牌”成为楼盘销售的 “大卖点”,为了楼盘促销,也为了解决楼盘小区业主子女入学的后顾之忧,诸多开发商纷纷开办学校,完善配套。在此时期,学校与楼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关教育的“炒作”随着楼盘销售的起伏而波动。

第三阶段为产业化萌芽,“孟母三迁 ”,这一数千年前的历史典故反映了国人对子女教育的一贯重视。据了解,许多人对子女教育的投资还是比较热衷的,居民储蓄的 20%~30%准备投资于下一代的教育。虽然最初不少开发商认为教育地产是一桩赔本的买卖,但良好的招生情况却向地产商们展现了教育地产产业化未来无可限量的发展前景。

正因此,一些楼盘开发商开始对楼盘学校教育地产作出更为长远的打算,教育地产开始形成了幼儿园、小学、中学甚至大学预科的一条龙教育体系,教育地产不再是一个包袱,反倒成为楼盘新利润的增长点。

“名盘+名校”模式走俏

回顾郑州地产发展历程,最值得提起的就是“名盘+名校 ”这一创新的教育地产开发模式。“教育地产从昔日的乏善可陈到今日的大行其道,是因为其对楼盘、名校以及众多购房者而言有着极大的诱惑力。”美景置业营销总监付晶坦言。

在郑州,在自建学校方面不乏成功者,其中建业的小哈佛幼儿园、双语小学、建业中学,鑫苑名家的河南省实验幼儿园分园、实验小学外国语分校,美景天城的启元国际小学等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成功典型。

一些主打教育地产的大盘,也纷纷力邀名校进入社区。例如,普罗旺世社区引进郑州一中和郑州八中联袂组建的国际学校,学校主要师资骨干来自郑州市一中和郑州市八中的优秀教师,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方式。

因此,对众多购房者而言,名校吸引力之大是难以言传的。

记者采访一些“名盘”社区学校发现,一方面与以往社区内部学校规模小、设备简陋、师资力量薄弱不同,如今的楼盘学校可谓“贵族”气息浓,规模、设备等硬件均为许多公立学校所望尘莫及。而在软件方面,除了从本地名牌学校和教育发达地区引进名师执教外,还引入外籍教师与教材,实施双语教学,这对于望子成龙的家长而言,有着相当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不少购房者在买房时首先考虑孩子的教育问题。据初步估算,对很多外地购房人而言,从幼儿园算起到中学毕业,父母要在孩子教育上投入数十万元,这笔钱几乎可以购置一套相当不错的普通住宅了。而如果在名校附近或是在有名校的楼盘购买一套房子,既解决了孩子上学难题,又改善了居住环境,可谓一举两得。

教育因地产而兴,地产因教育而旺,源于此。许多业主在购房过程中,挑剔的不仅仅是在注重楼盘的价格、户型、地理位置等硬件设施,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人居环境的衡量,尤其注重楼盘或其周围是否有名校、教育设施。于是楼盘与名校挂钩变成了眼下地产界一个越来越大的亮点。

教育地产 关键是文化

记得去年6月,由郑州日报举办的“郑州精品楼盘县市巡展”活动在新密青屏广场盛大举办,当时参展企业有帝湖花园、中原新城、汉飞·金沙国际等。当时,虽然暑气逼人、艳阳高照,但展会仍然收获颇丰,会后主办方总结出其中缘由:

高达30%~40%的市县居民选择购买省会不动产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让孩子上好学、上名校。

随着对子女教育重视程度的日渐升级,现在人们在置业时所关注的已不再仅仅是楼盘的区位优势和配套设施,同时也开始更为关注教育机构和文化氛围。

而精明的开发商在洞察到“教育”商机后,也开始寻找和“制造”卖点,使得楼盘与名校“攀亲戚”的举措已成为不少楼盘推广销售的必备“战略”。记者采访中发现,把名校文化资源作为卖点,是近年来不少地产项目常用的营销手段。打开各大媒体及楼盘楼书,“某某学校近在咫尺”等与教育有关的楼市广告就会扑面而来,无不让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城市居民心动。

有业内人士指出,教育与地产的结合在郑州无外乎两种形式,一是自建模式,就是开发商把学校建在小区里;另一种是就近模式,教育配套由政府提供,楼盘建在名校附近,占据“与名校毗邻”的稀缺地理优势。

例如:中原新城附近的伊河路小学、锦艺·国际华都将互助路小学规划其中、康桥·溪山御府附近外国语中学等。

地产“教育牌”对开发商和业主双方可以说是互惠互利的。在楼盘开发同质化的今天,大打“教育牌”既帮助开发商提高了楼盘附加值,促进了销售,同时也提高了利润。而对于业主来说,地产和名校的“联姻”则为孩子成才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但有教育专家表示,教育与地产相结合,园区内的幼儿园,增添了文化气息,把小区进行了升华。但开发商切忌自己吃的是“地产饭”而非“教育饭”,别让教育成为开发商的包袱,最终苦了孩子。 刘文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