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肥瘦
梅桑榆
肥瘦同高矮一样,与体形的美观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但究竟肥美还是瘦美,往往与时尚风气有关。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对于人体的审美标准偏重于肥。在拉斐尔与提香的笔下,无论是圣母还是凡女,都是丰腴肥满,宽胸硕乳;连达·芬奇笔下的最具魅力的女性蒙娜·丽莎,按照今天的标准也该减肥。而当今西方,人们则崇尚瘦削美,撇开男人不论,女人面部因瘦削而显出“棱角”,体形的曲线因瘦削而很少起伏,已被视为一种独特的风韵,从影星到时装模特,大多如此,像中国一些影星那种如同面捏泥塑的胖脸蛋儿,似属罕见。
中国对于人体的审美标准也非数千年一贯制,《后汉书·马廖传》记载:“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可见几千年前的楚人曾经以瘦为美。李商隐《梦泽》一诗写了楚灵王好细腰所酿成的悲剧:“梦泽悲风动白茅,楚王葬尽满城娇。未知歌舞能多少,虚减宫厨为细腰。”由于楚灵王阁下的偏好,“细腰”成为风靡楚国的唯一审美标准,于是满城年轻女子纷纷节食减肥,为了能在楚王面前一展娇柔的舞姿而不惜葬送自己的青春与生命。“好细腰”的遗风,至汉代尚存,“楚肩细腰掌中轻”的赵飞燕能够把个汉成帝迷得神魂颠倒,并登上皇后的宝座,即是有力的明证。至于这位绝代佳人瘦到何等程度,史无详细记载,不过根据她可以在宫人手托的水晶盘中起舞一说,可以推测她的体重不会超过50公斤。到了唐代,楚灵王与汉成帝的审美标准已经过时,体态丰肥而且已婚的杨玉环,硬是被唐明皇横刀夺爱,从他儿子手中抢过来,堂而皇之地占为己有。而杨女士一旦入宫,便令“六宫粉黛无颜色”,并且轻而易举地实现了“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感情垄断,足见“肥”具有无与伦比的魅力。李隆基独宠杨玉环,也许只是斯人的别好,我们若是再看一看唐代画圣吴道子笔下的人物、敦煌千佛洞中的壁画与洛阳龙门石窟的巨型雕刻,就会发现,无论男女,均是阔面圆腮,丰硕肥壮。可见“以肥为美”乃是唐代的时尚。
当今中国人虽不像西方一些国家那样崇尚瘦削美,但丰肥硕壮、阔面圆腮,已显然不被人们视为美的样板。由于科技的进步,人们的体力劳动大大减轻;而生活水平的提高,又使一些不注意节制饮食的人营养过剩,致使肥胖成为不少人的心患。于是在许多男女为肥胖发愁的同时,五花八门的减肥术也应运而生:或靠打针吃药减肥,或靠超负荷运动消肥,或靠手术取脂除肥,或靠辟谷绝食或延长睡眠抑肥,用于减肥的饮料与饮食方面的配方,花样也在不断翻新……而国外那种在肥胖患者胃中置入气球以使其胃容量减小,以及在胃部加箍以使胃功能减弱等减肥新招尚有待引进。五花八门的减肥术,有的确能像宣传的那样,可以收到显著效果,但有的只能奏效于一时,消瘦一段时间之后,甚至变得更加肥胖。有的减肥术不仅难以见效,而且会给减肥者带来痛苦,或弄得虚弱无力,或弄得头晕耳鸣,或弄得周身浮肿,或弄得食欲不振……结果使有志于减肥者彻底失去信心。真正合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无痛、无损、无副作用”减肥三原则的减肥术,目前看来,恐怕为数不多。
肥,既然今天已不被人们当作美的标准,那么减肥必然要成为一种时尚。但是只要肥而不笨,瘦而不弱,一言以蔽之,只要身体健康,我们就不必整日为减肥增肥而劳心费神。我们若是为减肥而忍受太多的痛苦,甚至以损害健康为代价,实属不智之举,而其结果也将与我们求美的愿望相违背。肥与瘦,各有其特色,只要不走向极端,未必不美,“短长肥瘠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苏轼的观念,至今似乎并未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