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白领心理健康”减压调查
叫停教师收礼 让制度涵养师德
“守贞教育”是一种道德激素
难 行
方舟子遇袭事件的双重悲情
中原经济区的文化解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白领心理健康”减压调查
从将错就错到彻底分手 从心理晴雨表到心灵气象站 为机关干部“心理减负”

本报记者 王思俊 李明德 文/图

核心提示

“白领阶层”是现代社会最繁忙、压力最大的人群。随着社会的巨大变革和迅猛发展,工作与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精神处于高度紧张,心理负荷日益加重,造成焦虑抑郁、心理疾患和心理障碍的越来越多。那么,如何捍卫身心健康呢?

心理咨询被誉为“温柔的精神按摩”,如同到餐馆就餐一样被人们所接受。郑州市管城区妇联与该区法院联合在河南省基层妇联系统率先创办婚姻家庭咨询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室”。咨询疏导成了受助者人生道路上的心理情绪的释放站和家庭矛盾的调解站。

从小肚鸡肠到虚怀若谷

“五尺高大男人,还贴在门缝听女人说话,真是个小心眼。”心理咨询室主任张春菊,讲述了一个令男士蒙羞的故事。

张春菊是“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居民心目中的“知心大姐”,退休后加入心理咨询室成为了一名志愿者。8月初,李明利专门来到心理咨询室“痛说家史”。李明利老家在信阳农村,是部队三级士官转业,“倒插门”在郑州安家落户,分配到事业单位工作。别看工作单位好、“老泰山”手头宽裕,他就是高兴不起来,总觉得自己是“农村娃”,媳妇娘家人看不上、单位同事瞧不起,别人打电话也担心说自己坏话,媳妇在心理咨询室接受咨询时,他竟然耳朵贴在门缝边偷着听。在他眼里,周围的人们成了“贼”,时时处处都要防着点。

“从农村进入部队,从部队回到地方,面对的环境十分复杂,心理压力逐渐加大。”于是,张春菊在心理咨询室,分别与李明利的岳父岳母和爱人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并给他单位领导打电话询问情况,让周围的人们关心他、爱护他。同时,继续对李明利进行心理疗法和“洗脑”。

“家人和同事,都关心我,他们都是好人,原来我自己像一个‘贼’!” 20多天过去了,李明利像是变了一个人,总感到浑身有用不完的劲儿,工作踏实肯干,说话还多了几分幽默感,家人和同事对他跷起了大拇指。

“人心有时就像一把锈迹斑斑的锁,关爱就像一把细腻的钥匙,打开心锁,心锈遁去,心情才会放松。”管城区妇联主席、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魏金英介绍说。管城区约有39万人口,妇女和儿童约占23万人。2009年,成立“心理咨询室”,重点是更好地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关心妇女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最初走进心理咨询室的心理困惑者大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和低收入人群。随着时间推移,如今,高收入人群和机关干部、社会白领也参与进来了,女性多于男性,已婚多于未婚,高学历多于低学历,私企业主、外企业主、外企高收入人群明显增加。

管城区婚姻家庭咨询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室”,在管城区人民法院三楼。在这里,记者看到,咨询室小房间里,摆设一张桌子、一张茶几、一部电话、一套沙发,房间虽然不大,却十分温馨。墙上醒目的标语,令人们眼前一亮:“打开心灵的窗户,拥抱温暖的阳光;敞开关闭的心扉,缔造健康的人生”。在这里,有律师、人民调解员、家庭教育专家和国家认定的心理咨询师等志愿者。在这里,心理咨询或家庭晤谈,每周二、六专人“坐诊”,接待咨询。

从将错就错到彻底分手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朝高适《别董大》的诗句,用在胡晓丽身上比较“合身”。

“唾沫星子淹死人。本来我们没那回事,她却跑到单位大吵大闹。我也不是好惹的,错就错了,干脆就和他好上了。”胡晓丽今年28岁,机关科员。年初装修房子时,同事老刘开车帮忙采购装饰材料,一来二去,帮了几次忙。同事之间相互帮助,理所正当,恰在这节骨眼上,老刘爱人在家坐月子。好事人在后边“嚼舌头”,说他们关系暧昧,非同一般。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传话筒”把子虚乌有的事情传到了老刘爱人耳朵,她“一哭二闹三上吊”非搞个“水落石出”不可,跑到单位,大吵大闹,胡晓丽面子挂不住,一不做二不休,将错就错,就和老刘好上了。结果,老刘提职受到影响,科长也没有当上,收拾新房正待结婚的胡晓丽,也和对象分手了。

在心理咨询室,胡晓丽心情格外沉重,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魏金英听了之后,认为只有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来理解当事人,才能真正理解职业白领的实际和虚幻。她认真分析了老刘和爱人的处境,采取了“合理情绪疗法”引导着胡晓丽从懊恼、悔恨、内疚和愤怒心绪中走出来,全心全意地投入现实生活,排除那些“心结”的干扰。

“放心吧,我们彻底分手!”多次的谈话疏导,胡晓丽情绪慢慢稳定下来,沟通更有了针对性。随后,胡晓丽痛定思痛,改正了心态,逐渐从“第三者”的角色中走了出来。

“心理咨询重要的是营造一种氛围,可以展开全部的心灵空间,回溯和延伸生命时光,重置受伤的环境,变换全新的体验,通过升华获得心灵的解放与自由。”魏金英说。

从心理晴雨表到心灵气象站

小张不堪忍受丈夫的殴打和猜疑,带着累累伤痕,来到“心理咨询室”。小张夫妻曾是同学,她冲破家庭阻力与男方走到一起。小张工作忙碌,时常出差,男方疑心重重,跟踪盯梢,还查询通话记录,矛盾逐步升级,对她大打出手。在漫长诉讼过程中,小张情绪抑郁,几近崩溃。

咨询室的律师志愿者对小张进行多次沟通交流,详细介绍《婚姻法》、《妇女权益保护法》等法律知识,鼓励她学会保护自己,重塑自我,融入社会。后来,小张摆脱了痛苦的婚姻,重新回到父母身边。

一个眼神、一种表情,都是人们心理征兆的反应,喜怒哀乐宛如人们的“心理晴雨表”。魏金英拿出心理咨询记事本,他们把小张每次接受心理咨询时的情形,清晰显示在记事本上。小张是幸运的,摆脱了痛苦婚姻的羁绊。然而,飞度传媒网络公司朱经理,却陷入了家庭和工作的双重漩涡。

朱经理今年31岁,5年前来到郑州打拼,就在两年前爱情和事业双丰收。成家生子,创办了公司。他心满意足地把老母亲从农村接到城里,这下,捅了“马蜂窝”。老婆和母亲经常发生口角,他每回到家里,就受“夹板气”,整得心烦意乱,无心经营公司。心理咨询室的同志对他进行了长达三个多月的心理疏导。并对他每次的情绪进行评定记录,及时掌握情绪变化,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还根据“心理晴雨表”的记录,绘制“心理情绪曲线图”,犹如情绪气象站,一目了然,十分直观。

尽管这样,朱经理心中的郁闷无法排解,心里“疙瘩”还没有解开。在心理咨询室咨询师制订策略开展团体“攻关”,进行劝导、启发、安慰和教育,朱经理增强了战胜自我的信心,在认识、情感、意志、态度、行为上发生了良性转化。

渴望了解自我是人天生的需要,只有了解自我,才能享受清新与安宁!

为机关干部“心理减负”

“认识自己、信任自己、提升自己、发展自己、爱护自己,树立良好的心态、开朗的性格,善于排解压力,积极面对工作和生活,做一个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四自’新女性。”在管城区委党校区妇联主席魏金英以《发扬“四自”精神 做现代快乐新女性》为主题为执法局年轻女干部上了生动的一课。同时围绕人们常见的心理压力自我调节等内容,进行详细讲解。

魏金英介绍说,当一个人的内心体验感觉到痛苦,并且痛苦影响到工作生活时,就应该进行心理咨询。其实心理困扰每个人都会有,就像人总会患感冒一样,是很正常的事情。心理咨询会像到餐馆就餐一样成为一种普遍的需求。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人们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身心健康受到诸多社会问题的影响和困扰,“焦虑症”、“抑郁症”,用传统的行政手段和思想工作途径都无法解决好这些问题。心理咨询通过对婚姻危机、情绪焦虑、亲子关系、不良行为矫治、心理健康培训、心理健康检测、心理健康约谈等有关方面的咨询,强化心理素质,化解疑惑、缓解压力、鼓舞士气、解决难题。

为此,他们依托“社区家长学校”,组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培训,举办心理健康专家讲座。大力倡导“快乐着工作”的理念,真正为人们“心理减负”,营造快乐和谐的工作氛围,构筑健康心态,让大家放松心情更好地投入工作。

魏金英介绍说,心理咨询室还相继开展了个别心理咨询、“悄悄话信箱”、心理活动课、心理健康讲座、心理问卷调查、婚姻家庭调解室等。东大街办事处博爱街社区成立了“博爱聊天室”,组织开展了“美德在我家——廉政文化进家庭”主题聊天活动,在十八里河镇为150名农村女性开展“读懂你的爱人”讲座,指导女性如何处理好夫妻关系、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帮助其寻求良好的生活质量。据了解,管城区婚姻家庭咨询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室”成立一年多,帮助许多家庭解决了亲子沟通的问题,让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走出了困惑;帮助老年人解决了赡养问题,让无助的老人有了一个温暖的家;帮助很多陷于抑郁焦虑等心境障碍、压力困扰、职业发展困境的人重新振作起来,焕发人生的活力。先后接待协调处理各类案例650余人次,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郑州市妇联主席徐惠俐介绍,管城区率先创办河南省基层妇联系统首家心理咨询室,进行大胆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积极努力。

快乐是健康的良药,快乐是减压的助推器。作为争强好胜的“白领阶层”,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快乐心情,用实践检验自己,用目标校正人生,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