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汪东兴日记
古画
王维买药
酒桌上的话
趣谈中原区村名
读情书的感觉
看懂了才会哭、才会爱
荷塘记忆
肯尼亚草原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趣谈中原区村名

朱永忠

址刘,位于须水镇东南,西四环两侧,分大址刘、小址刘两个自然村。据传,在古时朝中一刘姓官宦,权重朝野,皇帝封他为侯王,封地到此为止,故留下“止刘”村名。止刘被后人写成址刘,原村址在沟西,现村址原名叫杨家台。清光绪三年(1878年)郑州地区大旱,村民被饿死逃亡甚多,后来荒年过去,址刘、杨家台两村民所剩无几,为防盗匪,两村生者决定合并都集中到杨家台居住,村名统一用址刘村。据传,明万历年间(1573年后),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刘姓一户靠近址刘村东定居,因其也姓刘,故名小址刘村,原址刘村就成了大址刘。

孙家岗,位于须水镇南隅,是须水镇管辖的一个自然村,古时这里地势高亢,地旷人稀,在周襄王时期是一个练马场,亦叫跑马场。据村中老人口碑相传,明洪武十年(1377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卢氏移民一户在此定居,垦荒屯田,后子孙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因这里地势高,起村名卢顶岗。到明朝末年,从瓦屋孙迁来孙氏一户到该村定居。随着时间的推移,孙家在此村发展成明门大户,子孙众多,卢氏人口逐渐减少,天长日久,卢顶岗被孙家岗所代替,卢顶岗村名被人们遗忘啦。

岗刘,分大岗刘,小岗刘两个自然村,大岗刘位于陇海西路与伏牛路交会口东北隅,小岗刘位于陇海西路与桐柏路交会口东南隅,属航海西路街道办事处代管的自然村。据村中老人口碑相传,在明洪武初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一户刘姓移民,被安置在郑州西郊,刘老太公在卧龙岗东北选择一片空旷无际,既平坦又肥沃的田野上跺墙筑舍定居下来,垦荒屯田,子子孙孙生息繁衍在这块土地上,因村西有一道高高的土岭(岗),是伏牛山自南向北的余脉,决定起村名“岗刘”,寓意岗东边刘家。大约在明末清初,经过二三百年的子孙繁衍,岗刘刘氏家族已发展成西郊名门望族,人口众多。为耕种方便,刘氏家族决定将家族部分东迁数里,另立新村,为对外交往方便,老村为大岗刘,新村为小岗刘,一直沿袭迄今。时间跨越到公元两千年之后,大小岗刘于2007年开始城中村改造,一家一户一个院被拆除,现已建成高楼大厦林立的新兴社区——中原新城。大小岗刘村名已成过去,被载入史册。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