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6版:新郑教育 上一版3
躬耕不辍育才路 丹心热血沃新花
集中财力优化育人环境
把爱心献给学生 把希望播撒校园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把爱心献给学生 把希望播撒校园

人物:柳银安

岗位:新郑市观音寺王行庄小学教师

荣誉:新郑市师德先进个人

记者:您从什么时候开始教学?

柳银安:1972年开始教学。

记:38年,一直在农村?

柳:嗯。

记:这么久的时间,您靠什么坚持到现在?

柳:眼睛,是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睛让我坚持守在农村教学,尽管我58岁该退休了,只要孩子需要我,我还愿意回来教。

记:最开始的时候,工资多少?

柳:几块钱。

记:有没有想过离开?

柳:有。那个时候,工资太少,连饱饭都吃不上,家人也不同意。但是一听到孩子们叫我老师,我就舍不得走了。

记:现在生活还好吧?

柳:现在生活好了点,市里的领导每年都来家慰问。

记:有没有算过自己教了多少学生?

柳:没有,不过最大的学生已经当爷爷了,最小的就是现在这批学生。

记:您的学生回来看过您没有?

柳:可多哩!每年都有。

记者感言:三尺讲台,承载了他们朝夕的血汗,两尺教鞭,挥洒着他们无悔的人生。在全省、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的奖牌上,在连续十九年郑州市高考折桂的辉煌里,在全省职业教育强市和职教攻坚先进县市的荣誉中,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累累硕果里,在新郑教育特色品牌的培育过程中,都凝聚着他们的汗水和智慧。

人物:苏利红

岗位:新郑市特殊教育学校

荣誉:新郑市师德先进个人

记者:在这里工作多少年?

苏利红:20年了。

记:一直从事特殊教育吗?

苏:是的。

记: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你怎样看待您的学生?

苏:我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孩子。

记:都教这些孩子什么?

苏:这些孩子的生活起居、心理辅导、知识传授等都需要我们来做,责任很重。特别是有些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经常尿裤子、尿床,我们要给他们洗。所以我们这些老师有三个角色。

记:三个角色?

苏:生活保姆、知识老师、心理辅导员三个角色。

记:这些学生好教吗?

苏:不太好教,因为这些孩子身体有缺陷,接受知识的速度有些慢,如果没有耐心就不容易教。所以我们这些老师在教他们之前得做很多准备工作。

记:有哪些学生让您特别难忘?

苏:这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让我难忘,虽然他们都身有残疾,可是对我来讲,他们是我的孩子,对每个孩子全身心的投入,需要我为他们洗衣叠被、端尿清洁,我觉得都是应当的。

记:这些孩子来这里上学环境怎么样?

苏:环境很好,正准备建新的教学楼。

记者感言:这是一群无声的舞者,这是一群不知疲惫的王者之王。如同大漠中的开拓者,他们摇响阵阵驼铃,震破可怕的梦魇,让这座城市的新一代走出茫然无措的时刻。

人物:吕军岭

岗位:新郑一中分校高三班主任

荣誉:新郑市高三优秀班主任、新郑市突出贡献先进个人

记者:现在上课忙吗?

吕军岭:忙。

记:家里都还好吧?!

吕:最近一段时间挺忙没回去,应该还好吧。

记:这次被评为新郑市突出贡献先进个人,感觉怎么样?

吕:给了我更多的激励和责任,是一种鞭策。

记:这次获奖您怎么看的?

吕:不是对我个人的奖励,而是对我们学校的一种奖励,正是因为学校浓厚的学习氛围,给老师创造了发挥自己的平台。

记:在实际教学中一定有自己的教学经验吧。

吕:有一点心得吧,我们就是针对学生不同的情况分类指导,在学习成绩上经常总结回顾、在性格培养上用文化加以引导,让学生能够快乐地享受学习过程。

记:高三课程紧张,学生的心理负担一般都较重,那么您是如何减轻学生的压力呢?

吕:我们学校经常组织各类活动,比如说拓展训练、郊游、班级之间的各种比赛啊等等,既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感情,又能有效缓解紧张的学习带来的压力。

记者感言:这可能是社会上最不起眼的主任,“位卑未敢忘忧国”,他们左肩扛着学生的现在,右肩担着祖国的未来。不求功名,却缔造着孩子们成才的神话;不为私利,却编织着下一代飞翔的梦想。

人物:张爱玲

岗位:新郑市市直幼儿园教师

荣誉:新郑市突出贡献先进个人

记者:您一定是有着诗人情怀的幼儿教师,是不是在平常的教学中也会带给孩子们?

张爱玲:呵呵,我不是诗人,只不过是孩子的母亲。在他们需要我的时候,我来了,不需要我的时候,我在背后。

记:您从1992年开始到幼儿园工作,18年了,可以说把青春都奉献给了孩子,当初为什么要选择从事幼儿教育工作?

张:那时候就是喜欢跟这些天真、纯朴孩子待在一起。

记:您从事18年的幼儿教育工作,有没有什么感想?

张:我总结自己是一个妈妈,不过孩子是这些可爱的孩子。

记:这些年您觉得自己累不累?

张:累,不过很开心。因为这些孩子都太可爱了,能看到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我自然就很开心了。

记:您家里有孩子吗?

张:有。

记:照顾得过来吗?

张:现在不用管了,原来是基本上没时间照顾他,都在园里看着孩子。

记:您觉得在这里收获了什么?

张:太多了,最大的收获就是那些已经上高中的孩子,经常回来看我,我很高兴。

记者感言:一副单薄的眼镜,一支不败的神笔,就是他们的全部武器。他们是新郑教育的主力军,是特色教育的热烈响应者,是改革创新的积极践行者。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