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6版:新郑教育 上一版3
躬耕不辍育才路 丹心热血沃新花
集中财力优化育人环境
把爱心献给学生 把希望播撒校园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集中财力优化育人环境

(上接第一版)

集中财力优化育人环境

漫步在新郑一中分校的校园里,整洁的教学楼掩映在郁郁葱葱的绿色之中,校舍间的草坪上点缀着争奇斗艳的花朵,塑胶跑道的学校操场,同学们或读书学习、或强身健体,到处是一派朝气蓬勃的景象。

占地6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275平方米、投资190多万元的现代化观沟移民小学,教室宽敞、明亮、干净、整洁、采光好,配备了设施先进的实验室、图书室、多媒体教室、远程教育教室、少先队活动室等专用教室,孩子们已于8月25日按时到自己的新校园读书。

课桌椅焕然一新、多媒体设备安装、刚刚建成的塑胶跑道……随着新学期的开始,学校硬件设施的改善无不让学生们眼前一亮。

这些条件的改善得益于近年来新郑市为打破学校设施差别,针对城乡二元体制形成的办学条件、教育资源不均衡现象,相继实施了“薄弱学校改造”、“农村中小学校危房改造和校舍维修改造”、“寄宿制学校建设”、“课桌椅更新”、“内部设施充实更新”、“教育现代化建设”六大工程。

2007年,新郑投入462万元,为和庄镇尹庄小学等9所学校新建餐厅和宿舍6763平方米;筹措资金2284万元,为10个乡镇的16所学校安排了16个建设项目,新建校舍19724平方米。2008年投资4600多万元为17所中小学新建餐厅、宿舍和教学楼、实验楼等31个项目;投入252.8万元,配齐了餐桌椅、饮水设施和餐具消毒设施;投入1033万元,用于全市农村中小学图书配置更新等。2009年投入约5300万元用于中小学新建工程和维修改造工程;投入452.3万元为城区初中、农村初中、城区小学六年级配备了289套移动和固定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入27.65万元整修了395块黑板;投入28万元配备了7间音美教室;投入350万元为中小学配备了近2000台冷暖空调;投入152.596万元为中小学教师配备了425台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今年,投入103万元为农村寄宿制学校配备了2136套餐桌椅;投入370万元为寄宿制学校配备了4646套学生用床等。

如今,学校环境以及师生工作、学习、生活条件有了显著改善,让更多的学子可以轻松愉悦地学习……

培育“一校一特色”的育人理念

“以特色促均衡”的发展之路,在新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上,破浪前行。各学校纷纷寻找特色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播下以“一校一特色”为理念的种子。至此,新郑大地上拉开了特色兴校的大帷幕,点燃了特色学校建设的“燎原之火”。

“中国少儿版画华艺馆”是新郑市新华路小学的一座特色教学楼。在这里,沐浴在全国少儿版画之乡的新郑儿童版画发展的阳光下,绽放出的一株出类拔萃、茁壮成长的儿童版画绚丽之花。2008年5月,新郑成功举办了“中国新郑少儿版画教育回顾及日本国儿童版画新作展”活动,今年11月,新郑还将举办全国首届“同根同源·共谱华章”少儿小版画作品展。

在城关乡三中,白居易诗词背得好可封“爵”称“王”,该校所在的村庄恰是白居易的故乡,故形成了以“白居易诗文朗读与鉴赏”为特色的学校。

辛店小学墨香怡人满校园的特色教育,把“以书育人”、“写字无差生”定为办学树特色的工作目标。

新郑一中分校高举“激情教育”大旗,以“培养激情学生、激情教师,打造激情课堂,构建激情校园,全面激发师生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为宗旨,打造终生难忘的教育。

……

这些特色项目为新郑的特色学校建设增添了崭新的亮点,为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注入了丰富的内容。

实施“导学法”素质型课堂教学

薛店镇一初中的教室里,学生们正在热烈地讨论,有时为某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老师只在关键时刻点拨一下。一堂普通的课,学生们上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各有收获。

“学生自己来感悟和归纳知识,学生不仅印象深刻,而且提高了主动思考和探究的能力,课堂效率也能大大提高。”该校校长说,课堂上老师不再直接把知识转述给学生,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求知,用“导学”取代过去“满堂灌”的课堂教学,这就是导学法。

为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该市组织部分任课教师,开展“导学法”课堂教学模式培训班。导学法的核心就是,老师的职能由传统教学中的“授”转变为“导”;学生在学习上由传统的接受转变为自学。这在传统教学中往往被忽视了。

随着“导学法”课堂教学模式在全市中小学校的推广应用,广大中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得到了更新,教学目标的重心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移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