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新郑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勤学苦练攀高峰
文明溯源头
百场电影进社区
姬水降轩辕
一张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勤学苦练攀高峰
无私奉献为观众再接再厉创佳绩

在艺术舞台上,俩姐妹都学戏的似乎不多,双胞胎就更少。新郑市豫剧团的曹敏、曹芳这对孪生姐妹怀着对艺术的执著和追求,以秀美的扮相、甜润细腻的唱腔、端庄自如的表演成为戏曲舞台上惹人喜爱的“姊妹花”。

曹敏、曹芳1979年出生于河南省长葛市,受父亲的影响,9岁就开始学戏。她们聪明好学,又肯吃苦用功,在艺术学校学了6年戏,为后来的艺术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5年又在河南省豫剧团进修,在团内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不同流派的唱腔和表演风格,使她们的唱腔更细腻生动,表演更洒脱逼真。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1996年毕业后,她们来到了新郑市豫剧团,每演一个角色,她们总不厌其烦地演练,直到能准确驾驭角色。近几年剧团很缺人才,曹敏又开始学刀马旦。舞文弄墨的“大家闺秀”开始舞枪弄棒,经常伤痕累累,但她仍坚持刻苦练习,半年就熟练掌握了刀马旦的功夫,并成功地饰演了穆桂英。“吊孝”是《秦雪梅》中的核心唱段,曹芳没有一味地模仿,她结合自身的嗓音,如“哭”字的喷口技巧、“哽咽音”等,将细腻的表演与凄婉的唱腔融合,深受观众的喜爱。

2002年7月,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虎美玲欣喜地把这对姊妹花收为徒弟。在名师的指导和自身努力下,她们又多次在郑州市内和省内举行的戏曲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无私奉献为观众

如今,她们已是国家二级演员,曹敏任新郑市豫剧团团长,曹芳为团长助理。剧团工作多,她们无暇照顾老人与家里,总觉得愧疚;但面对热爱的戏剧事业,她们无怨无悔,一次次用行动实践戏剧大师常香玉的那句名言——“戏比天大”。

姊妹俩同台亮相时更光彩夺目,《追渔》中曹敏、曹芳分别饰演真假牡丹,分辨真假牡丹时,俩人一上台,一个模子的形象,别说戏中人无法分辨,观众也无不称奇。如果是别的演员,也许达不到这样戏剧性的艺术效果。

她们外表柔弱内心刚强,一步步地成长为剧团的主力,凭借《枣乡传奇》、《杨门女将》、《追渔》、《哭楼》、《梳妆》等曲目中的精彩表演,获得各种奖项数不胜数。2008年,她们又随同虎美玲老师在中央5套《名人专访》栏目中共同演出《花木兰》。出了名的姐俩成了各地挖掘人才的对象,面对各种诱惑,姐俩相视一笑,婉拒了各方好意:“这儿的条件一般,但我们不能辜负栽培我们的领导跟老师!我们离不开豫剧团,我们会把一生都奉献给新郑的戏剧事业!”

再接再厉创佳绩

今年,应郑州电视台的邀请,她们在周末大戏院成功举办了《梨园姊妹花》专场晚会,得到了专家的认可和观众的一致好评。随后,姐妹俩又参加了郑州市青年演员戏曲大赛并双双获得一等奖,又由郑州市文广新局推荐参加河南省第六届青年戏曲演员大赛,并被选拔到《梨园春》参加决赛,再次获得一等奖。

她们用辛勤与汗水,实践了“艺海无涯苦作舟”。我们期待戏曲舞台上这对“姊妹花”开放得更加绚丽夺目!

梨园孪生双飞燕

——访新郑市豫剧团演员曹敏、曹芳

本报记者 赵杰 高凯 文/图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