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4版:郑风 上一版3
何谓“社稷”
文博典藏——小器大雅
激情岁月的诗性缅怀
加减乘除巧入联
13
10
重阳节里话重阳
南塘秋
秋之喜悦图
杰文书法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重阳节里话重阳

重阳节里话重阳

我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厚重而又博大。正源于此,各类节日自然也就多一些。时下,中秋、国庆双节人们团聚或旅游的欢乐尚未离去,重阳节便又如约而至。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早在春秋战国时,《楚辞》中就已提到。屈原在《远游》中曾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是我国较早出现的“重阳”字样,但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继之,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则明确记载了当时重阳的饮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东晋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中则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提到的菊花和酒,是在魏晋时期,说明那时人们在重阳节就有了饮酒、赏菊习惯。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是在唐朝。到了明朝,重阳节民间组织开展诸如登山、吃重阳糕、赏菊及饮菊花酒、插茱萸等活动,皇宫里则要一起吃花糕以示庆贺,皇帝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朝。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隽咏重阳节的可谓俯拾皆是,其中著名的有唐朝诗人李白的《九月十日即事》“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宋朝词人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元朝杂剧作家关汉卿的《沉醉东风重九》“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明朝江西巡抚文森的《九日》“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等。

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诗词中也有关于重阳节的词作,其重阳·《采桑子》中如是写道:“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毛泽东的这首词,丝毫没有古人悲秋之意,一扫衰颓萧瑟之气,以壮阔绚丽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情,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可谓意境非凡。

在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九九重阳”中的“双九”还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1989年我国将重阳节正式定为老人节,将传统与现代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老年朋友的关爱。每年的这一天,全国各地各单位一般都会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同志登山旅游,使老年朋友得以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通过回归大自然,激发其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情怀。许多家庭的晚辈,也会带着老人到郊外活动或在家为老人做些可口的饭菜孝敬老人,借以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贤的传统美德。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