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遂盈
城市管理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民心工程。因此,必须立足实际,结合我市城市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积极应对、强化措施,不断创新城市管理理念,着力解决城市管理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真正把城市品位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城市服务功能
城市建设和管理是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和体现,破解城市管理现象和行为,还得靠经济文化和城市基础、设施来支撑。
要加快市政设施建设步伐。围绕我市的畅通工程,加大城市道路、排水管网、人行天桥、照明设施、城区河道等市政设施的升级改造力度,实现城区无严重积水区域、路灯全覆盖、各类设施装备明显改善、城市功能显著提升的目标。根据城市规划,建设和改造公厕、垃圾中转站、垃圾处理场等环卫基础设施。逐步使市区公厕和垃圾中转站数量、道路机械化清扫作业比例和冲洗作业面积、果皮箱配置数量达到国家标准。加大人口密集区、商业集聚区、火车站东西广场、二七广场步行街系统和人行天桥建设。完成有路无灯道路的照明设施建设。以金水路、花园路等精品街和二七广场、火车站地区为重点,提升城市亮化水平。实施金水河上游、魏河上游的河道整治工程,加强“两河一渠”防洪、行洪基础设施的维修、养护与管理,保证河道畅通和防洪设施完好。
要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体系。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硬件和软件建设,启动应急指挥系统、地下管网系统建设项目,建立和完善对市容市貌、市政设施运行、环卫作业等各类业务的在线实时监测系统,提高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启动各县(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项目,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全覆盖。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相关制度,使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成为政府实施城市管理的重要数据平台、指挥平台和信息决策平台。
要强力推进公用事业基础建设。要树立城乡一体、服务均等的理念,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增强城市管理职能的辐射力,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共同提高。要加快各县(市)公用事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抓紧编制供水、燃气、热力、排水等行业专项规划,根据当地政府的统一安排,加快公用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构建起比较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便捷和优质的公共服务。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城市管理要突破经验式、问题式、突击式管理的单一管理模式,要建立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提高城市综合管理综合水平,切实解决城市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按照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的要求,健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管理体系,进一步转变管理模式,合理划分市、区和街道的管理权限,明确责任主体,夯实城市管理基础。建立并完善城市管理协调运行机制,逐步理顺城市管理与规划、建设、环保、公安、工商等部门的关系,建立健全多部门协调沟通和快速反应机制,加强执法保障,形成执法合力。
健全城市管理法规和标准体系。针对城市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制定与现代化城市管理要求相适应的政策规定,使城市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国内外先进城市为标杆,修订和完善城市管理相关行业的管理规范、技术标准,重点细化和完善城市容貌管理、门头牌匾设置、环卫保洁作业、市政设施养护标准。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原则,在窗口地区、重点区域和主要道路开展城市管理标准化试点工作,对各类设施进行提升完善,对各项管理养护工作进行规范优化,逐步实现城市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建立综合管理模式。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教育等多种手段,真正实现标本兼治。在处理乱摆乱卖问题,在驱赶、取缔的同时,要出台配套招商政策加快相关市场的建设,引导马路市场归市管理,马路摊贩归店经营,从根本上解决严重影响市容的顽疾。要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借鉴先进城市的先进经验,形成系统化的“管理、执法、服务”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使城市管理真正迈入规范化、秩序化、现代化的轨道上来。
建立公众参与和宣传引导机制。城市是我们每个人的城市,要管理好这座城市,必须充分调动广大市民的参与程度,要发挥人的创造性。因为人是环境建设和维护的主体,只要大家尊重自身所存在的价值,就能积极地投入到城市管理中来,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来维护城市的尊严,使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城市管理中的一个 “因子”,成为建设美好家园的一种动力、一种责任。要加大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向单位、市民广泛宣传,使城市管理法规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各单位、市民主动参与到城市管理,协助城市管理,努力营造“城市管理,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增强服务群众理念
要时刻加强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始终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用优良的作风感染群众,用优秀的品德鼓舞群众,用优质的服务方便群众,始终保持“以民为先”的执法理念,营造宽松和谐融洽的服务氛围。
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时刻加强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不断提升执法队伍法律知识、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水平,在全市开展争创城市管理“十大服务标兵”活动,增强城市管理工作者的积极性和荣誉感。广泛开展队伍规范化建设活动,通过“标准化执法中队”、“执法标兵”、“城市美容师”等评选活动,提升队伍整体素质,打造一支群众满意的城市管理队伍。
加强政风行风建设。从解决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突出重点,常抓不懈,加大政风行风建设力度。各行业都要结合本行业特点,认真探索和研究新的执法方式和方法,创新服务举措,延伸服务范围,积极开展便民服务活动,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多渠道地解决一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根本问题。
加强服务窗口建设。要不断加强行政执法机关的窗口建设,推出便民、利民措施,努力提高服务质量。要正确认识城市管理工作在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下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振奋精神,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城管部门的重要职能作用,实现发展思路再创新,体制机制再创新、工作方式再创新,全面提升依法加强城市管理的水平。
城市管理既是城市文明窗口的管理者,更是人民群众的服务员,要加强与横向、纵向职能部门的联系和协调,集中解决城市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人民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真正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舒适宜人的城市环境,努力开创我市城市管理工作的新局面,为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作者系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