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9版:中原车市 上一版3  4下一版
明年上市新车逐个看
回眸2010车市红与黑
限牌治堵或将拉低明年汽车销售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回眸2010车市红与黑
中高级车: 增减博弈SUV:新旧交替 小排量车:快慢有道

本报记者 李 莉

从去年小排量车高歌猛进,到今年豪华车、中级车、家用车市场全面开花,后金融危机时代元年,中国汽车市场依旧一路狂飙。

这一年,车市有以退为进、有新旧交替、有增减博弈,各细分市场以辩证发展的战略,演绎各自的传奇。

豪华车:以退为进

截至11月底,宝马集团在中国大陆总销量达152866辆,同比增长超过90%;梅赛德斯-奔驰在华进口车前11个月累计销售超过129500辆,同比增长高达119%,提前完成全年销售12万辆的目标……2010年是豪华车飞跃的一年,全球几大豪华车品牌在中国都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大丰收。

而在销量突飞猛进、新车型接踵而至的背后,是各豪华车品牌以“退”为“进”的市场战略:大举扩张的产能、不断引进的全球首发车型以及针对中国市场的深度本土化耕耘。奥迪提出的“整车高效能战略”、沃尔沃新推的2.0T 发动机无疑都是对中国汽车税费政策改革的顺应之举;而宝马提出的“大美之悦”、奔驰加长的轴距则是为了适应中国消费者的“更长、更宽”的购车需求。

小排量、降价促销、品牌延伸,这些以前在豪华车市场不会出现的名词,成了2010年国内豪华车市的注脚。一切都预示着,豪华车品牌正在通过对中国市场的本土性“妥协”来换取市场占有的飞跃提升。

中高级车: 增减博弈

B级车在国内又俗称“中高级车”,普通消费者以此作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许多企业将这种车型定位于“提升企业品牌形象”的产品。

2010的B级车市增了许多新面孔:一汽-大众CC、东风雪铁龙C5、广汽本田歌诗图、马自达睿翼轿跑、帝豪EC8等一批新生代中高级车纷至沓来,使得B级车市由“寡头”时代进入混战时代,竞争趋于白热化。

此外,大众CC、歌诗图等写着新锐、时尚、运动、个性标签的新锐车型又开辟了B级车的另一种风格,使得原本单调的B级车市更加丰富多彩,更给新生代中高级车消费群体提供了不一样的购车选择。

车型的“增”,对应着B级车市单车市场份额的“减”。这一年,雅阁、凯美瑞、PASSAT这几大传统寡头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步减少,尽管雅阁和凯美瑞依然占据B级车市场的前两位,但与新天籁等后起之秀的差距已不那么明显,遭受的挑战在日趋增大。

SUV:新旧交替

宝马5系、奥迪Q5、途观等车型一车难求;汉兰达、帕杰罗、欧蓝德、斯巴鲁等车型订单数量一路上涨……2010年SUV在车型及销量方面均表现抢眼。

一直以来,以东风本田CR-V、一汽丰田RAV4为代表的老牌日系SUV和以途胜为代表的老牌韩系SUV占据了中高级SUV半壁江山,但随着SUV市场越来越热火,诱人的市场在今年终于引来了众多“抢食者”:3月份上海大众途观上市,纯正的德系血统使其上市当月订单就突破4万辆,这样的成绩足以让它傲视中高级SUV市场;随即上市的北京现代ix35以及与ix35同平台的东风悦达起亚智跑,也紧紧盯住这个利润丰厚的细分市场,市场表现同样出色。

据统计,前11个月SUV市场的整体销量与去年相比有89%的增幅,先后有20余款不同品牌的SUV竞相登场。从老款的CR-V到随即赶超的上海大众途观,新旧车型的市场争夺日渐明显,SUV市场在今年迎来新老交替的“大换血”。

小排量车:快慢有道

近两年,小排量车的销量增幅及份额提升有目共睹,这一细分市场对政策的敏感也在今年得到了验证。

购置税政策调整之后,虽然今年新上市的A级车也有不少,但热销车型依然集中在朗逸、科鲁兹、悦动等一些老车型,新车型不给力,老车型越来越疲惫,使得A级车销量增长速度开始放慢。今年7月,节能补贴政策开始实施,效果虽比购置税优惠政策稍逊一筹,但对一度低迷的小排量车市起到了很好的刺激作用,荣威350、帝豪EC718、东风风神S30、长城腾翼C30等一批自主品牌A级车销量也渐渐驶上快车道。

相比于A级车市增速放慢,今年A0级市场更为“热闹”。这一年,合资品牌纷纷将新车型对准A0级市场,雪佛兰新赛欧、东风日产MARCH、北京现代瑞纳、上海大众新POLO等合资小车接踵而至,以小型车制造的起家的自主品牌今年上市的A0级小车也格外多、格外快,不仅有奔奔MINI、江淮悦悦等走小型可爱路线的车型,也有长安CX20、吉利全球鹰GX2抢先跨界车型的尝试。

回顾2010年中国车市,“召回”是绕不过去的关键词。由于新产品上市加快、产品研发周期太短、技术升级相对滞后等原因,2010年汽车召回批次创下历史新高,成为名副其实的“召回年”。

全年召回近百万辆

从年初的丰田召回,到随后的奔驰、沃尔沃、日产、宝马等品牌相继召回,今年,召回的汽车企业占到了所有汽车品牌的70%左右。根据中国汽车召回网统计,截至12月16日,今年涉及国内销售、使用的车型召回数量达到103次,平均不到一周就有一次。召回的规模如此之大,涉及的厂商如此之多,是史无前例的。

记者检索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网站发现,仅11月份,就共有长安福特、马自达、北京奔驰等10家企业实施16批次召回,平均不到2天就有一起召回,涉及车辆超过6万辆,其中多数原因都是质保措施不到位导致的质量控制问题。数据还显示,今年1至11月,各大汽车厂家在国内实施召回近百批次,而在2009年和2005年,这一数字分别为近50批次和近30批次。

据统计,从2010年1月至今,国内汽车召回的总量近100万台,其中一汽丰田与长安福特召回超过20万辆车。东风日产的热销车款骐达、颐达、轩逸和逍客也经历了召回,总量也达18万之多。更有沃尔沃、东南、捷豹、Jeep等厂商,在今年因不同质量问题多次召回车辆。

质量问题困扰厂商

除了常见的汽车厂商实施召回之外,顶级豪华车生产商也加入了召回的行列,劳斯莱斯、法拉利、兰博基尼都在今年因质量问题而召回。

在召回原因方面,以丰田为首的制动系统问题占了很大的数量,而这也是对行车安全威胁最大的,其次,转向系统、悬挂系统等机械质量问题也是很多车型召回的原因之一,通常被消费者认为最不牢靠的电子元件或系统软件方面,在今年召回车型的原因中占得比重并不大的,仅是长安福特受此影响召回了蒙迪欧致胜、麦柯斯、福克斯。

专家表示,国内车市这两年高速发展,车企为缓解产能紧张,要么是调短研发周期,要么是加班加点生产,都导致质量问题发生几率大增,召回增多很正常,预计召回事件将呈逐年增多的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仅是设计缺陷导致的召回事件增多,有关汽车质量问题的投诉也呈现上升态势。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今年消费者关于汽车的投诉已超过10000起,同比增长52%,其中关于质量、安全问题的投诉占比接近70%。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