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可能今年出台
“头衔通胀”是精神通胀的“引号”
背道而驰
非诚勿扰
为了幸福尊严 我们可以慢一些吗
群众对“送温暖”有五盼
房产税改革面临两难选择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群众对“送温暖”有五盼

岁末年初,各地“送温暖”活动又掀高潮。广大困难群众在心存感激之余,对“送温暖”活动也有“五盼”。 

一盼送温暖要“常坚持”。以往一些地方的“送温暖”,往往都集中在元旦、春节期间突击进行。殊不知贫困群众的困难并非都在这个时候才有,“送温暖”活动不能“过年才到,年过便走”。对贫困群众更多的是要注意平时的关心和照顾,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及时送去党和政府的一份关爱,让“送温暖”活动做到经常不断,变“年终关怀”为“终年关怀”,使困难群众能时时刻刻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二盼送温暖要“送得准”。长期以来,许多地方在“送温暖”的对象确定、款物分配等问题上,一直无明确标准,无章可循,多由乡镇、村组或基层干部说了算,随意性较大。群众盼望有关部门能够严格把关,认真审查“送温暖”的对象是否名副其实,确保“温暖”真正送到困难群众手中,而不能送偏了门。

三盼送温暖要“静悄悄”。 有些领导干部为了宣传自己的政绩,在给困难群众“送温暖”时大批记者前呼后拥,让受助者站成一排“亮相”,使不愿在公众面前露脸的被救助对象处于尴尬的境地,在某种程度上伤了困难群众的自尊心。他们希望领导干部“送温暖”不要过多强调“场面”,做到“静悄悄”地送温暖,在送上关怀和温暖的同时,也能送去一份人文和体贴。

四盼送温暖要“降成本”。有的地方“送温暖”不讲经济成本,仅仅是送上几袋米面或几百元钱,就长途驱车几十里、上百里,几个人跑上大半天,还要吃上一顿“公务午餐”,由此花费的人力、物力,早已超过了慰问礼物的价值。有的地方不讲时间和人力成本,慰问场面提前安排,救助对象早早等候,来回车水马龙,随从人员一大帮,记者拍照摄像,领导发表讲话,隆重得像个小型演出,群众对此颇有微词。他们希望“送温暖”也要讲成本,要把“送温暖”的成本降下来,节省下来的钱也许还能再救助一个贫困户!

五盼送温暖要“挖穷根”。不少部门单位开展“送温暖”活动,往往只是单纯送些粮油、衣被、资金等实际的物质,当他们用完这些物质时,困难和贫困依旧。因此,困难群众盼望有关部门的“扶贫”应形式多样,因人而异,能向送技术、送信息、送知识、送岗位、送项目等深层次“扶智”“输血”延伸,标本兼治,帮助他们“挖穷根”,使之早日告别贫穷,从根本上解决其生产生活问题。 张崇明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