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3日郑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郑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了市政府提请审议的《关于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情况的报告》。会议认为,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市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安全郑州”建设,开展安全生产重点行业领域的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上趋于稳定。但是,目前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煤矿、建筑、交通等领域伤亡事故时有发生;部分地方和单位安全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到位,设施不完备,投入不足;部分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和防范能力差;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队伍建设及监管工作有待改善。为了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实现我市安全生产局面的进一步好转,特作如下决议:
一、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加强安全工作,是以人为本的直接体现,是执政为民的内在要求,是加快发展的重要保障。全市各级政府要切实把以人为本、安全发展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行动,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安全稳定是硬任务的观念,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安全,大力整治突出的安全问题,努力消除各种安全隐患,有效控制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二、扎实抓好重点行业和领域的生产安全。坚定不移地按期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目标任务,坚决杜绝煤炭企业违法违规行为,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好转。加强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与管理,严肃查处交通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废弃处置等各环节的安全监管,依法整治烟花爆竹等易燃易爆物品生产经营秩序。依法规范建筑市场,推进建筑工地安全标准化建设,深入开展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集中开展高层建筑、危旧房片区、易燃易爆单位、学校和医院等公众聚集场所的消防安全整治,完善消防设施,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强化森林防火措施,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三、强力推进安全基础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的指示精神,科学编制安全生产“十二五”发展规划,保障安全生产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加大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应用安全科技成果。扎实抓好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健全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体系。落实领导包案和挂牌督办制度,加强对重大隐患治理和重大危险源监控。加强基层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努力形成覆盖城乡、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精干高效、保障有力的安全监管体系。加快区域性安全应急救援中心建设,提高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能力。加大安全生产投入,保障重大隐患治理和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的资金需要,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四、进一步完善安全工作体制机制。全市各级政府要负起安全管理的领导责任,严格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牵头抓,其他领导成员“一岗双责”具体抓;各级安监部门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组织协调、依法查处的职责;各级行业主管部门要依法履行行业安全监管职能,坚持管发展、管项目、管审批与管安全相统一;各生产经营单位要负起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安全保障的各项法律法规和安全防范措施。各级各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建立健全重点行业监管联席会议、风险评估与分级监管监察、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安全生产奖惩等制度,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工作机制,防范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五、严格实行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对忽视安全生产、导致较大事故发生的,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党纪政纪规定问责。同时,将安全生产工作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把考核结果与选拔任用、奖励惩戒挂钩,坚决执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
会议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正确处理和把握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稳定的关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完善全市安全法规、标准和规章体系,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加强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工作,保障从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全面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素质,着力推进安全知识进企业、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机关,不断增强市民安全意识,大力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社会氛围。
会议号召,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加强调查研究,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安全生产理论、监管体制和机制、监管方式和手段、安全科技、安全文化等方面的创新,不断增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建设郑州都市区,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