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0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拿什么面对
土地的70年大限
新闻漫画: 争戴“经适帽”
私德与公德之间的纠结
年味渐淡
与“恐归族”的形成
社交焦虑人群上升 人际交往技能退化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年味渐淡
与“恐归族”的形成

年味渐淡

与“恐归族”的形成

对很多80后、90后来说,在他们小时候,过年是一件相当值得期盼的事情,吃好的,穿新的,拿压岁钱……时至今日,过年的感受还一样吗?很多人表示,他们对过年的期待已经大大降低,甚至已经不再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年味渐淡,成部分年轻人春节回家的一大忧虑。(1月14日中国青年网)

过年是过什么?是过滋味,过感觉,过文化,过传统。每临佳节,天南地北的游子们就倍加思念家里的亲人。春运,是一段牵动游子归心的特别旅程。尽管他们想法各异,颠簸着一腔愁绪,尽管他们顶着寒风,忍受着艰难,但所有人内心深处唯一牵肠挂肚的就是回家。他们不畏肩扛手提,不怕旅途劳顿,因为在背井离乡的奔波中,他们深知: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家都是始终如一地包容自己的地方。就是费再多的事,做再多的难,花再多的钱,也要回到让他们魂牵梦绕的家。

春节是本土人一年当中最盛大的节日。年味是什么?是像今日海外的华人世界那样,热闹的舞狮舞龙,家家蒸年糕、贴春联、逛花市,除夕全家吃团圆饭。春节那一天,晚辈给长辈拜年祝贺,孩子们从长辈那里得到压岁钱。是商铺里红灯笼、红福字、红爆竹、红蜡烛传达出来的喜庆。是年初一扫帚要统统收起来不许扫地,以免扫走吉祥福气。是别的东西无法替代的精神享受,游子们与亲人诉说衷肠,一家人其乐融融。

年味渐淡,一个主要原因是近些年来与春节相关的文化载体消失了。年不像年,年失去了传统文化所包含的仪式感,失去了往日的节拍和味道。部分身在他乡的游子盼望春节却又害怕回家,渴望团圆但又顾虑重重,这群在“归与不归”之间徘徊的年轻人被人们赋予了一个特殊称谓:“春节恐归族”。正像专家所解读的:“恐归族”的恐惧,并非对回家本身有所抗拒,而是在节日回家的种种烦心事折磨之下,一种本能的反应。“春节恐归族”不愿回家过年的几大原因包括,囊中羞涩、交通不便、压岁钱看涨、父母逼婚、饭局应酬太多等。也就是说,是“钱关”和“情关”挡住了他们归家的路。

“恐归”既是个新年里的新词,还是种心态。它不仅是由传统习俗与现代观念的碰撞所带来,还折射出民生的酸辛。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讲,他们遇到的许多问题,他们的前辈们都不曾想到不曾遇到。生活成本高、工作竞争激烈等,构成他们的日常生活,恐慌、恐惧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而不是反常。春节不归,是这一两代人心里的某种痛与怕。

毕竟是纵有任何东西也遮不住挡不住游子的归乡情,往深处想,“春节恐归族”也许只是部分年轻人的一时之痛一时之怕,随着心理成熟,随着境遇改变,随着如他们所期待的那样,社会向良性发展,下一个,或下下一个春节,他们可能就脱离了“恐归族”,背着行囊,回到家里,回到暖意盎然的亲情中。 伊 文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