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0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拿什么面对
土地的70年大限
新闻漫画: 争戴“经适帽”
私德与公德之间的纠结
年味渐淡
与“恐归族”的形成
社交焦虑人群上升 人际交往技能退化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私德与公德之间的纠结

不久前,杭州富阳市推出干部考核新模式:考察干部8小时以外私德情况。按规定,8小时以外的官德考评包括:领导干部平时生活作风是否严谨、家庭关系是否和睦、有没有拖欠物业费、有没有在小区乱停车等。(1月15日《法制日报》)

什么是私德?很简单,就是一个人在私人生活中有怎样的道德风范。个人品德、修养、作风、习惯以及如何处理婚姻、家庭问题、邻里关系等等,这些都属于私德范畴。没有人会否认私德的重要,因为它确实重要。一个没有私德的人,在单位、家里遭遇障碍不知凡几。即便是一个缺乏私德的人,在本土这样看重人情的社会里也会处处碰壁。

梁启超先生曾说:“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者其群者谓之公德,二者皆人生所不可缺之具也。”由此看来,私德与公德是一种相互对应的关系。私德秉持私人伦理,公德遵行公共伦理。在梁启超看来,公德比私德更为根本,更为重要。因为“人也者,善群之动物也。人而不群,禽兽奚择”。道德的核心就是利群,讲公德就是讲利群。

组织部门通过考核候选干部日常生活中的个人品德情况,形成社区评价、个人重大事项、廉政、个人银行信用和公检法信访联合政审等5个报告,进行综合打分和排名,将成为干部任用的重要参考。富阳的做法猛一听很悦耳,细一看、细一想却很纠结。平时生活作风是否严谨、家庭关系是否和睦、有没有拖欠物业费、有没有在小区乱停车等,都是8小时以外的私德,讲公德的干部如果表里如一,就会公德私德并行,不会讲了公德而缺了私德。但现实语境是,很有一些干部是表里不一的“双面人”。他是一个贪腐之人,不讲公共伦理之人,但这并不影响他在私德表现里,至少在表面上,是一个家庭生活中的“好人”。这也是一种人性,如此“好人”,可能也不会有拖欠物业费、在小区乱停车的私德瑕疵。公德比私德更为根本就在于,对部分干部而言,由于身上具有的先天性的表演人格,他们很会做人,保持某些私德并不难,难在他们如何能保持公德,如何能利群。如果一个掌握公权力的人时不时就突破道德的底线、社会契约的底线,他的私德再好于社会又有何益?至于考核家庭关系是否和睦有无可操作性,那是需另外探究的问题。

考察干部8小时以外私德情况,算不上是很新的创意,顶多是一种无招之招。应当说,构建干部的私德体系离不开首要的公德体系的确立,离不开完善公共法则和社会契约,离不开修补制度层面的缺陷,离不开公众对权力的有效监督。这样的道理很浅显:8小时之内的事管不好,8小时之外的不可能管好。执著于难于说清的琐事,一味地避重就轻,追求形式上的标新立异,这样的做法,不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就是在那里闲白扯。 今 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