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7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马兆水书法
章太炎的“征婚启事”
《大空头》
老墙上的标语
喜竹
兔年趣说嵌兔联
24
18
心心相印
套马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老墙上的标语

老墙上的标语

我的老家在山水秀丽的一个极普通的村庄里,虽不繁华,但很幽静。最使我赋予情感的是老家族叔的、上世纪30年代末期建造的那堵包青墙(里面土坯,外面青砖包着)。

老父生前多次告诉我,族叔的祖父过去是吃了几年墨水的,家里吃、穿、住条件自然与众不同。那时村庄里人家住的全是古老的土坯房,唯他处在湾子中间的房子四周还包上了青砖。

为了这堵包青墙,我特意走访了现已八十高龄的伯父、伯母们。他们异口同声:“别看这堵不起眼的墙,它可是共和国发展变化的见证。”

早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大规模进攻中国,在中国境内实行“烧、杀、抢”“三光”政策,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进行举国抗日,大后方到处刷上抗日的标语。这堵墙上就用石灰水刷上了手写体:“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解放全中国!”、“中国共产党万岁!”以此激励全国人民抗日爱国的热情。全国解放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大办农业,坚持走农业合作化道路,这堵墙上的标语换上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这幅标语是用红土化水、黑体字上墙的。到我上小学时就进入60年代中期,这时“文化大革命”爆发了,中、小学生们都得佩戴着“红卫兵”、“红小兵”字样的红色白字袖章。一些成分较高、历史有问题的农户门前都写上了“守法公约”。这个时期,这堵墙上的标语又被“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打倒一切牛鬼蛇神!”、“要斗私批修!”替代。我读中学时期,“早上喝菜粥,中午吃薯头,一天三顿不见油”是农村的真实写照,农民们终日在田间辗转挣扎仍难求一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古老的中原大地春潮涌动,农村实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广大农民心中蓄积已久的生产积极性随之迸发出来。于是,这堵墙上的标语又换上了“要治穷、要致富”、“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80年代初期,小岗村的经验席卷全国的时候,吃下“定心丸”的农民生产热情极为高涨。这时我亲手又在这堵墙上换成“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水利是农业的命脉!”90年代中期,村干部又派人刷上了新的内容“提倡夫妇只生一个孩!”、“计划生育是国策!”到了新世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而这墙上的标语被换成:“坚持改革开放,实现人民生活小康!”前不久,我回到老家看到这堵墙上又换上了高雅的内容:“抓住机遇扩内需,坚定信心保增长!”

是啊!60年,是历史长河的一瞬间,祖国的变化,可谓是日新月异,气象万千!而我老家的这堵包青墙的存在,却使祖国变化显得如此鲜活生动,撼人心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