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有趣的墓志铭
《兄弟我在义乌的发财史》
多姿多彩的台湾春节
1911年:《少年》杂志
25
19
爱,就是把痛藏起来
树荫里的那支嫩芽
野趣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爱,就是把痛藏起来

爱,就是把痛藏起来

印象当中,只有我外婆一生无病。人吃五谷杂粮,生百病,是常事。但外婆活到快九十岁了,除了耳有些背,眼有些花之外,的确一点毛病都没有,有点像造物主“出厂”的优等品。人耗到老了,除自然磨损之外,一点原生的瑕疵都不见,真让人叹服生命的诡异。

我母亲的身体与外婆是无法比的,虽然她们一脉相承。外婆勤劳、朴实的优点,母亲传承了,外婆那么健康的身体,却与母亲无缘。

也许,大多人一旦老了,总会病魔缠身的。可是,人老时,孩子正年轻,身强力壮,像围棋子儿似的散落在各处。有的也围圈儿,中心却不是父亲、母亲。这时的老人,正躺在病床上,孤寂,失落,甚至会有些许的抱怨。

我母亲住过几次院。不算大病,但也不算小病。说实在话,我基本上都没有在病床前伺候过。病房里的情况我是知道的,一般情况下病人都要输液,若身边没有人陪护,长时间输液,病人有可能犯迷糊睡过去,液体一旦输完却没有及时通知护士,就有可能由输液变成“献血”。病人也有可能翻身时不小心拉断输液管,导致更严重的情况发生。若病人要去卫生间什么的,没人扶助,实在无法举着液体瓶完成平时最好做最常做的动作。凡是伺候过病人的,都了解这个情况。

去陪护,对于病人心理上的安慰倒在其次了。伺候病人,首先要实实在在地干工作。看起来都是小事,平时拿不住人,但当人躺在病床上,身上插了管子时,人犹如被束缚一般,完全成了弱者了。

可是,我人在他乡,算是游子吧。很多年前,在我要离开故乡时,有“先哲”就说,父母在,不远游。我不以为然。那时父亲和母亲身体尚可,也有疾病缠身,但缠得不死,不紧,每日大堆的药片子伺候着,年轻人体会不到其中的滋味。父亲和母亲也没有阻止我去异乡漂泊,从没。他们都是相对豁达的人。父亲也自年轻时入伍,在部队里干了几十年,走南闯北,对我的漂泊很支持。母亲却不大赞成,孩子离得远了,见一面难,想得慌。但当我义无反顾地选择离乡时,他们也都是喜悦的。甚至这几年,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还千里迢迢来看我,算是另一种形式的“探亲”。道理上有点说不过去,情理上居然就存在着。

母亲住院,总是不告诉我。一般出院前,我才知道。她知道我远,工作忙,回去一次太费事,也很费钱。但后来在电话里说着说着,声音就哽咽了,忍不住要唠叨几句,有儿子,和没儿子没什么区别——母亲浓郁的乡音扎着我的耳朵,有时,我真想立即举家返乡,伴随着父亲和母亲到老。但冷静之后,觉得那又是异常难。有时,我也是知道的,除了父亲,母亲的病床前再没什么人。而父亲也老了,伺候病人,并不容易。年轻人干得都烦,都累,况且耄耋老者。但我仍旧回不去,我身在职场,身不由己。当然,如果坚决要请假的话,没人能拦住我,可人总要权衡利弊,权衡的结果是,父亲和母亲,总是“强者”,总是让路者。每次都是。我想请妻子请假回去照料一下,但父亲和母亲也坚决不让。

我想不出很好的办法。

我就在想,自己也会渐渐地老,当老到父亲和母亲那个年纪时,当不得不躺在病床上时,该怎么办——和母亲一样坚强,不打扰孩子正常的生活;还是强硬地要求孩子回来照料,不管她在天涯海角?

答案早就被母亲公布了。

天下的父亲和母亲,就一个选择,给孩子爱,爱孩子。

爱,就是把痛藏起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