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9版:卫生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左腿受伤被“寄养” 健康右腿帮大忙
春节来临健康出行
图片新闻
把好嘴 关 健康过节
4月集中宣传基本药物制度
春运期间谨防流感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左腿受伤被“寄养” 健康右腿帮大忙

本报讯 (记者 梁 晓 通讯员 宋连英 安 华)半月前,南阳农民工马南(化名)在工地干活时,左小腿被施工机器活生生拽掉了。工友们急忙把他送往郑州人民医院。为了保住他的左腿,医院通过手术将被截断的左小腿暂时“寄养”到损伤相对较轻的右小腿上。昨日上午,记者在医院看到“寄养”的小腿存活状况良好。一个月后,再经过一次移植和功能重建手术,他的左腿就能恢复基本功能。

“患者被送来时,伤口远近端断面高度污染,特大创面直至膝关节。”郑州人民医院创伤显微骨科主任宋文超告诉记者,肢体原位再植的希望极其渺茫,因为左小腿近端毁损得太严重了,皮肤、肌肉、血管、神经以及骨骼都已经被污染,很可能已经没有吻合的血管、神经、肌肉。“他才36岁,是家庭的顶梁柱,上有年迈有病的老人,下有6岁的孩子,他这一辈子还要靠着双腿去支撑这个家。”

摆在宋文超面前的不仅仅是保住患者左腿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恢复患者左腿和左脚的功能。他决定把患者左脚接在没有受伤的右腿上。“按照传统的再植方法,必须切掉这10厘米坏死软组织所粘边的骨骼,那他的左腿就会短一截,即使恢复,他走路也会一高一低的。如果将离断左腿‘寄养’在病人自己的右腿上,由于患者的右腿动静脉可以供给吻合的血液,这样‘寄养’的断肢就可以被养活。之后,再把寄养成活的患肢植到原位。”宋文超说,尽管这种做法难度很大,但是自己从事显微外科已有十多年,对这种方法也深入研究过,有把握做好。

术前准备一完善,患者就立即进入手术室。经过长达12个小时的手术,再植的左小腿一次性顺利通血。昨日上午,医生揭掉了覆盖在马南左腿上的重重纱布,察看了缝合处的情况,并换了药。“寄养”的右脚已经红润,证明血液已经开始循环。宋文超说,术后的马南恢复得不错,再植的肢体基本稳定,“寄养”的右脚也存活得很好,生命体征平稳。

据宋文超介绍,整个手术分为三次进行,三到四周后,马南将接受第二次手术——把移植的左脚再回植到右腿上。手术完成后一个月,再进行最后一次手术,也是最难的一步———进行再植后的功能重建。“如果恢复得好,可望恢复左腿的行走功能。”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