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7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雪落唐诗炽如火
《小和尚的白粥馆:写给大忙人的快乐佛法书》
“七体”文章
连 载
兰沟的月亮
雪域雄姿
丰年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连 载

舒安娜 著

连 载

2

这期间,王亚樵又结识了在国内倡导无政府主义的北大教授景梅九,开始钻研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学说,参加无政府主义研究小组,研究怎样打倒社会上的一切强权。后来,王亚樵在反动政府统治时代致力于暗杀大军阀、大官僚,有很大一部分理论依据,是受了无政府主义影响的关系。

越来越多的人前来相投,加上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斧头党”应运而生了。

当时,李鸿章的族孙李少川也在合肥,听说王亚樵的事后,立刻前来,请王亚樵为当时在沪的安徽劳工做靠山,建立一支能打能杀的队伍,开拓上海滩的地盘。

“上海滩上的这些孬种,向来欺软怕硬,见到血就怕了。只要拳头硬,这里不愁站不住脚。”

李少川走时,丢下了一千块钱和五十把雪亮的斧头。“你大胆地干,上海滩就是为你这样的英雄而建起来的。”

王亚樵将信将疑地召集了五十个人,一人发了一把斧头。这五十把利斧出动了几次,立刻轰动了上海滩。

聚集在王亚樵旗帜下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大多是安徽劳工。王亚樵不停地定做斧头,很快,持斧头的人达到千人之多。

上海滩上提起斧头党,没有不为之色变的。就连流氓大亨黄金荣等人也胆战心惊,常常告诫门徒说:“斧头党的事,多一件不如少一件,能躲就躲。”一些街头泼皮无赖,自然也都避之不及。以至于赌徒们在赌场上发誓时都说:“哪个瘪三赖账,让他出门撞上王老九。”

王亚樵字九光,上海滩人便呼其王老九。又因王亚樵手下子弟众多,打仗常出其不意,有人相助,上海滩人又称其为“九手手”。

随着队伍和影响的扩大,王亚樵聘请了著名大律师李次山为“安徽旅沪劳工工会”的法律顾问,他挑选门徒中精通文墨的人,组织起一个“公平通讯社”,作为喉舌,自办油印小报,为自己声张呐喊。

1921年夏至之夜,坐落在日晖巷的安徽会馆闯进了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

“九爷,九爷!你要为我主持公道!”

“九爷”把那汉子让进了自己的卧室。这里是“安徽旅沪劳工工会”的核心地带,旅沪皖人一系列惊世骇俗、叱咤风云的壮举都是在这里酝酿而生的。

“你有什么事?慢慢说吧。”“九爷”很悠闲地摇着扇子,点了下手指,一个女人递上一碗茶,那汉子接过,诚惶诚恐地坐了下来。

原来,这汉子叫薛万才,合肥上派河人氏,前年家中遭灾,今春前来上海打工。因生得五大三粗,力量无比,被一姓龙的老板看中。龙老板经营食品加工,需要卸货的人,薛万才正好派上用场。原先双方约定,龙老板平时管吃管喝,另外,每月再付三块大洋的工钱。

薛万才原本勤苦之人,见条件优越,干起活来十分卖力,原先要两个人干的活,现在他一个人就能干完。

谁知,干了三个月下来,龙老板始终未付工钱。这天早晨,薛万才接家中来信,说父亲病重,急需他带钱回去,不得已,才找龙老板要工钱。

龙老板哪里把一个外地的穷小子放在眼里,手一挥,他手下的那群监工一拥而上,把薛万才打得鼻嘴流血,扔出了工厂。

薛万才来到黄浦江边,往家乡方向跪了三下:“爹,儿子没用,没脸回去见你,你原谅儿吧。”说完,就要投江。此时,一个码头上扛包的人走过来,一问话,惊喜地说:“我们是同乡,你合肥人吧?”

薛万才点点头。

“遇上什么麻烦了?”

薛万才把前因后果一说,那人一拍大腿:“就这点事,怎么不去找‘九爷’?”

说着,那人为薛万才指了路径,让他找到安徽会馆来。

听了薛万才的话,“九爷”点了点头:“你吃饭了吗?”

薛万才摇摇头。

“九爷”对手下说:“带他去吃饭。”接着他又说:“你快点吃,吃完了来带路,今晚就去把钱要回来。”

龙老板早已睡熟。

“不好了,老板,起来。”

夜里值班的监工焦急地叫了起来。

“怎么回事?”

“斧头党,斧头党来了!”

“姓龙的,下来!”外面的人开始喊起来。

龙老板只好硬着头皮从楼上下来。

“姓龙的,我们是来给我们的同乡领工钱的。”

7

问:现在的北京可不是三圈了。

答:那是肯定了,六圈也有了。现在的北京,城市建设规模越来越大,也不论内城外城之分了。道路也变成了“三环路”、“六环路”了。

古人在城市建设时,还遵循一条原则就是要努力“宣王之德”,也就是说在建筑风格和规模方面要体现维护、宣扬君王的统治权威。随着社会的发展,古人所遵循的这条原则也逐渐从“宣王之德”转变为“成民之事”,为方便黎民百姓生活而建造,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问: 这么说,古人也是早就意识到“以民为本”思想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重要意义了?

答: 是的。当初咸阳城最特殊的地方就是城内布局的创新。创新的根本点在于“成民之事”,而不再是“宣王之德”。城内划分了宫廷区、商市区、仓廪区、匠作区等八个区域,将城内的官民居住部署得井井有条,城市规模和管理在原来基础上升华了一个层次。

说到这里,我想起历史上对秦朝有“秦人务实”的说法。当时,秦朝国力最强盛,但是宫殿却是朴实无华。其他国家则是纸醉金迷,奢华之风兴盛。所以秦朝才能开源节流,养精蓄锐,最后吞并六国,称霸诸侯。

问:一篇文章说,由于金融危机的出现,许多国家为发展经济伤透脑筋。而不丹这个国家却在实践另一种发展模式,那就是超越GDP,一切以人民的幸福与快乐为重。在新的国家宪法体系下,不丹评价政府措施和官员政绩的标准不是经济是否发展,而是人们是否“幸福与快乐”。不丹虽然人均GDP仅为700多美元,但是人民的“幸福指数”却是全球最高的。对于这种理念,你如何看?

答:追求全民幸福快乐,这个理念值得我们国家借鉴。发展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就是为了人民生活得更好、更幸福,政府就应该关注这一点,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要高于经济发展的目标。

问:前不久,媒体报道说上海市政府在规划2010年世博会园区时,充分考虑到百姓的生活,提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规划思路。保留了一部分历史建筑,并告别了传统的大拆大建的模式,保留居住区,使一万多户居民免于搬迁。这样一来,既达到了为周边的居民改善生活条件的目的,又为企业发展开辟了空间,还治理了污染源,一举三得。尤其是老百姓没有吃亏,还成为直接的受益者。这不是很好吗?

答:政府建造世博园区不是为了一个半年的会期,而是为了城市的未来奠基,努力做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当然好了。

问:那是否说,政府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承担着很重要的责任?

答:毫无疑问。假如把城市发展比作一个人的心脏,那心脏跳快了不行,心动过速;跳慢了也不行,心动过缓。早搏更不行,会要命的。所以,要节奏适度才可以。

我认为,现在的问题不在于这些城市是否萎缩了、是否需要扩建。而在于我们是让它以破坏性的、还是以可持续的方式进行。

问:如果遇到不协调、不可持续发展的情况时,应当怎样做?

答:有句古语说得好,“利不百者不变俗,功不什者不易器”。对百姓没有十倍的利益,宁可维持现状。城市建设和发展也是一样,太快了,容易造成社会发展失调。太慢了,不利于经济发展,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才行。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过一句话,“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意思是厚重是轻浮的根本,安静是急躁的君主。政府应当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总结城市发展的得失,充分论证,给城市重新定位,不要动不动就 是“楼倒倒”、“楼脆脆”,拆来拆去,轻易改变城市的现状。要理性而有序地去发展,使人和城市的结合更加自然协调,和谐共生,生生不息。

第五问 子女可以做到“孝”,却不容易做到“顺”

——百善孝为先

问:赡养老人、孝顺父母,是做晚辈的义务和责任的义务。但是一些做子女的常常感慨,孝顺真正实行起来有些困难,其中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答:“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这是天经地义的,不需要犹豫和解释。这是我们中国几千年传下来的传统美德。许多西方的老年人看到中国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常常羡慕不已。他们说,在西方,没有像中国子女这样孝顺父母的。

问:但西方人不了解,一旦接触到具体琐碎的生活时,真正履行孝顺父母的责任,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你有这种感受吗?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