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3版:2011郑州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代表委员心声
热词大热拼
黄金五分钟 争当主人公
慈善事业需要强力法制保障
小区建公厕让“方便”不再尴尬
加大力度防治职业病
还城市一个洁净的天空
效率高 环境优 绿城渐觉风光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黄金五分钟 争当主人公
——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旁听公民座谈会侧记

本报记者 党贺喜

昨日下午,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旁听公民座谈会。作为主持人,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刘焕成“不见外”,请大家“竹筒里倒豆子,有啥说啥”;作为旁听公民,35位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市民“不客气”,争相发言。

因为有言在先,每个人发言不得超过五分钟,于是,话筒被传来传去,旁听公民抢抓黄金五分钟,争相当回主人公。

为畅通郑州支招

郑州金展翔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周俊杰是一位“老旁听”了。有备而来的周俊杰率先开了第一炮,用“一揽子”建议全面系统地为畅通郑州支招。

“城市新区发展要规划优先,彻底摈弃一条马路多头管,谁想挖沟谁挖沟的现象。”两句很给力的开场白之后,他为城市主要街道解堵提出具体建议:学深圳,建设横过高架天桥,畅通车辆,方便群众;学北京,建设地下横过地道,疏导人流;学广州,市内主要街道发展高架桥。同时加快地铁建设速度。最终形成地下有地铁,地面有公交,地上有立交的三维立体交通体系。

随后发言的荥阳市交通局旁听公民王宣东补充到:“整治火车站地区以及周边大型批发市场等人员、车流密集地区,应该把交通管理、卫生整治和安全消防‘捆绑式’彻底治理。”来自公交战线的宋霖认为,还要进一步大力发展城市公交,郑州要向全国公交示范城市目标努力。

为梳妆郑州建言

“咱们网友有力量。”与往年最大的不同是,今年的旁听公民中增添了几位具有双重身份的新面孔——既是普通市民又是网友精英,他们不约而同地用时尚而前沿的目光梳妆郑州,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升郑州形象倾力而“顶”。

网友“洋葱头”是一家医药公司的经理。他调侃说这次带来了包括其他网友在内的草根阶层的几条建议:要尽快精心制作郑州形象展示片,在国家级媒体播放;要大力支持民间爱国主义宣传活动,使之合理合法有度地发挥民间宣传员、教育者作用。

“寒江雪”也是带着网友的集体智慧发言的。他提出,郑州要考虑建设铁路博物馆或铁路主题广场,使二七名城的城市精神传承下去,并提出了选址的具体位置,以资政府部门考虑借鉴。

有鼓与呼也有“挑刺”的。王宣东提醒政府有关部门注意:进一步重视网络问政,对网友提出问题要及时回复,不能“视而不见”,否则,一条老问题长时间挂在部门网站上,毕竟不是很体面的事情;来自河南九信中小企业投资担保公司的王小玲说,新郑国际机场出租车管理真的到了该彻底规范的时候了,漫天要价、甩客倒客现象时有发生。再不能让这些浊流污染郑州窗口了!

为改善民生疾呼

民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碰巧的是,在昨日的座谈会上,年龄最大和最小者均各抒己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70多岁的刘绪通是巩义市北山口镇水地河村村委主任。这位当了50年村干部的旁听公民呼吁: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对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要出台优惠政策,尽量减免相关费用;20多岁的大学生村官李刚帅则表达了“忧虑”:首届大学生村官今年就要到届了,何去何从,心中没底儿。他吁求我市关注这个特殊群体,在待遇、生活、工作和出路等一连串问题上予以关心和呵护。

彻底缓解上学难,强化基础教育,郑州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王建庄有新思维:既要抓教育资源增量扩展,多建中小学,也要盘活现有教育资源质量,教育经费要增加,优质师资要流动,实现均衡教育。

来自上街区济源路街道办事处的吴云带来了社区居民“打包式”建议:供水供热管道要逐步向外延伸,增加辐射力;抓菜篮子工程,要在土地、资金、技术等方面注重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企业与行政单位退休金之间的差距应该尽快缩小;小额贷款的门槛要降低,以利全民创业。

去年为时三个月的机关干部进社区帮扶活动温暖了基层居民的心。二七区天下路街道办事处的侯国霞请求:希望这项工作常态化。

网民张建华还献计说,卫生部门要在网上及时定期公布核准后的社区医疗机构特别是私人诊所的名单和资质,以利于患者识别辨认,避免上当受骗。

两个小时的座谈会就要结束了,还有代表意犹未尽。刘焕成承诺,没有畅所欲言者会后可以把自己的意见以书面形式提交给大会秘书处,大会将专门出一份简报。而且还将把建议和意见进行归纳整理,移交相关部门办理,并将办理情况及时反馈。

认真倾听旁听公民情真意切建言献策的一府两院负责人郑重表示,珍惜机会,珍视建议,认真吸收整理,尽快研究实施,工作再努力,效果更给力。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旭彤参加座谈会。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