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0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机关内部设施
如何实现社区共享
“产品召回”为何总不包括中国市场
《史上最牛祝贺》
中石化为何撒钱为“涨价合理”造势
“用工荒”、“招工难”
体现社会资源配置市场化
一个老城区的新经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一个老城区的新经济
新经济拉动老城区 新定位给力新商都 新项目点燃新引擎新举措助推新提升

本报记者 李明德 文/图

核心提示

历史的车轮,碾起岁月红尘。变革在每个社会发展或转型时期,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一个人的转变,能深刻地影响着他的一生。而一个城区的转变,却影响着这个城区的未来和发展,包括所有的一切。

如今,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正在演绎着这样的变革。

新经济拉动老城区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登高远望,管城回族区早已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建筑工地热火朝天,招商引资场面恢弘,商业街区熙熙攘攘。所有这些,无不见证和谱写管城回族区迅猛发展的辉煌!

远的不说,单就这5年,管城回族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就令人刮目相看。据统计,“十一五”期间,该区累计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5.4亿元,是“十一五”之前的3.9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提前一至两年完成了“十一五”目标,为实施“十二五”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得益于全区上下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据了解,重大项目建设方面,2010年管城回族区列入跨越式发展暨“一二三四五”发展战略的重点项目共有117个,计划总投资682亿元,其中省市项目39个、区定项目78个,为辖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通过招商引资该区组织参加省市大型招商经贸活动24次;新签约项目18个,总投资100亿元,其中超亿元的项目9个;新增外贸进出口企业27家;引进境内域外资金43.4亿元,同比增长37.6%。

管城区在产业集聚区建设方面,着力构建三大园区,进一步增强了辖区的产业集聚优势和辐射带动能力。去年以来,金岱工业园区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入驻企业42家,固定资产投资38亿元,销售收入100.8亿元,利税1.5亿元,初步形成了家具制造、彩印包装、汽车零部件销售及物流等三个主导产业;高标准编制了《金岱工业园区2010~2020年总体发展规划》,为园区未来10年勾画了发展蓝图。南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现代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其中花楼现代农业科技园、潮湖生态观光园、大湖生态采摘园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顺利推进,规模档次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诸多大项目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城中村改造和旧城改造项目。该区经过市政府批准改造的15个城中村已经全部签订改造协议,其中有10个城中村已完成拆迁,拆迁涉及5851户、村民18800人,拆迁土地面积6200余亩,拆迁建筑物面积314.5万平方米,芦邢庄、七里河、弓庄等在建项目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商品房销售势头良好。

经济的新增长,为管城区带来了新的变化,也为今后的新发展谋划出了新的思路和定位。

新定位给力新商都

2011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这也为管城回族区提供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在这样的宏观政策指导和发展形势下,作为郑州市的中心城区和民族区,管城区上下经过深入调研、集思广益,最终确定了今后五年的总体发展思路,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投入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区建设,持续推进跨越式发展暨‘一二三四五’发展战略,努力把管城建设成为经济繁荣、民族团结、和谐宜居的‘新商都’”。其中,“新商都”是管城今后将全力打造的一个新的目标定位。

历史文化内涵是坚实基础。“商都”首先表达的含义是管城作为商代都城遗址主要所在地,所具有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商都”的内涵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

在“新商都”的定位中,繁荣的商贸业是重要载体。“商都”,除了表达“商代都城”的含义外,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就是“商贸之都”,它代表了管城作为传统商贸强区,将依托“四种经济”和“五大商圈”发展载体,突出民族特色,努力把管城建设成为郑州都市区的“商贸之都”。“新商都”的定位中,经济繁荣、民族团结、和谐宜居是前提条件。必须明确要把管城建设成为什么样的“新商都”,即:经济要更加繁荣、协调发展,民族要更加团结共进,社会要更加和谐稳定,城市要更加生态宜居。“新商都”的定位中,“新”字是美好蓝图。

“十二五”期间,管城回族区将依托3600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和传统商贸服务业的显著优势,在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上求新,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际成效上求新,在城区面貌上求新,在投资和发展环境上求新,使管城在建设郑州都市区的新时期、新形势下,不断呈现出新的生机活力。

新项目点燃新引擎

作为郑州都市区的中心城区,管城区要想在发展中不落伍、在竞争中当排头兵,项目是基础、是关键。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区“十二五”期间已确定的重大建设项目共有159项,计划总投资达到1103.2亿元。其中:续建项目38项,总投资310亿元;新开工项目121项,总投资793.2亿元;亿元以上项目90个,总投资1086.5亿元;10亿元以上项目24个,总投资901.1亿元。

管城区的金岱工业园区作为省级重点产业园区,“十二五期间”将入驻工业项目42项,总投资107.2亿元。被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的总投资51.9亿元的宇通客车2万台产能提升项目即将启动。项目完成后,预计新增销售收入75.65亿元,利税21.3亿元。将形成以宇通客车整车为核心,向上延伸至原材料、机械设备、零部件、生产服务和基础设施的供应商,向下延伸至销售渠道和客户的客车产业链。

总投资96亿元的临火车站商圈升级改造工程正在有序推进。这些市场的升级改造,对于整个临火车站商圈提档升级、提升辐射力和带动力,将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管城区正在积极谋划建设新的区域性仓储物流园区——商都物流园,计划建设成郑州市最大、最集中、最专业的仓储物流园。将充分发挥城区东南区域的空间优势、土地优势、区位优势和后发优势,规划建设“商都新区”,真正实现产城融合、组团发展。

管城区在城建项目建设中,持续实施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其中,总投资将超过200亿元的大商城遗址保护项目,占地面积约1500亩,总建筑面积约124.2万平方米,将对管城辖区内的老城区进行捆绑式开发,项目实施后,将极大改善城区面貌,并有力提升管城乃至郑州的历史文化影响力。

整个管城区的城中村改造项目,投资将高达近400亿元左右。这些新项目的启动,有力地改变了旧城面貌,推动该区的新发展。

新举措助推新提升

为了早日实现建设“新商都”的目标,管城回族区迅速统一思想,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据了解,“十二五”期间,管城回族区将紧紧围绕发展的主题和主线,突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奋力破解瓶颈制约,持续推进跨越式发展暨“一二三四五”发展战略。

今后,管城区将结合建设“新商都”的目标定位,把一张民族牌变成“具有厚重商都历史文化的民族牌”,在打响用好民族品牌的同时,充分发挥“商都”优势,把“商都”品牌叫响、用好。

同时,该区加快推进旧城及棚户区改造和城中村及城郊村改造。并且着力建好三个园区,这三个园区分别是合并后的金岱——宇通工业园区、新规划建设的商都物流园区、正在提档升级的南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经济发展方面,该区重点大力发展“四种经济”,即:楼宇(总部)经济、特色街区经济、物流经济、专业市场经济,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积极顺应国内外产业转移、企业市场重新布局和本土企业做大做强三大趋势,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市场效益好的项目,为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发展战略中该区全力构建“五大商圈”,即:紫荆商圈、临火车站商圈、航东商圈、郑汴商圈、金三角商圈。对于“五大商圈”,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是“找准定位、提档升级、差异发展、辐射带动”,各大商圈要找准各自定位、发挥特色优势,注重差异化经营和错位发展,真正发挥好“五大商圈”对于周边辖区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思路已经理清,关键在于形成共识,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于抓好落实。初七上班的第一天,管城回族区就召开了全区领导干部会,给全区领导干部收心鼓劲,明确了当前的十个方面的重点工作,确保全区上下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同时,区两办、区纪委等单位成立专项督查组,从初七到正月十五期间,每天明察暗访,严查工作作风,起到了统一思想、转变作风、激发干劲的效果。围绕市委、市政府出台的绩效考核办法,管城回族区正在研究制定具体的落实办法,将采取评优与评差相结合、评好与评错相结合、评快与评慢相结合、奖励与惩处相结合的考核机制,全面系统、客观准确对各项工作进行督查考核。

管城回族区的有关领导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项目是城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和基础,项目的落地和建设又是重中之重。作为县市区的主要领导,就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结合本地实际,抓好落实、抓出实效,从而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和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目前,管城回族区已经先后建立了党政联席会、重大项目周例会、信访稳定安全生产周例会制度、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首席服务官制等工作推进机制,在工作中采取领导批示件限期办结、重要工作公开承诺、重大项目动态管理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名责任领导、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法,强化责任、细化方案、确保进度,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实现了各项工作的良好开局。

宏图即将化美景,不待扬鞭自奋蹄!虽然料峭春寒,可管城区这片热土上却不断涌动着梦想和希望,这让聪颖与淳朴的管城人激情满怀,斗志昂扬,他们承载着梦想与未来,正大步向前!

金岱工业园区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