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5
10
元宵节与元宵诗
从梦里来
文翰书法
正月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5

然而,王亚樵此时早已离开上海,到浙江湖州走马上任,他开始招兵买马,训练军队。这既是卢永祥给王亚樵的奖励,也是要让王亚樵为自己冲锋陷阵。

发迹前的戴笠和胡宗南

1924年初春,春寒料峭,别动队的参谋胡抱一带着一个年轻人到王亚樵面前,说:“王司令,这是我的好朋友戴春风,人称江山才子,文武皆备,而且为人足智多谋。他从小离家漂泊,想投奔一个真正为国为民的队伍,铲除强权,报效国民,但终不得了。春风素闻司令英名,久欲追随左右,只恨无缘相见,今见司令正值用人际,故不远千里,特来相投,万望司令收留。”

王亚樵见这位双手侍立于前的青年面色微黑,两眼炯炯有神,神态却颇为谦恭。于是问道:“为什么来投军?”

戴春风立刻答道:“小时候,先生问立志,吾答曰:希圣、希贤、希豪杰而已,而今曹、吴窃国,奸佞横行,战乱不已,民不聊生,希圣、希贤皆成泡影,学生唯有跟随先生,执一利斧,铲除豪强,效命疆场而已。”

王亚樵一听,心中十分高兴,当即任命戴春风当了一名分队长,拨给一百名新兵,交其训练。

从此,王亚樵的命运紧紧地与戴春风联系在一起了。

戴春风,字子佩,号苏洲,清光绪二十三年四月二十七日(1897年月28日)降生在浙江省江山县硖口镇保安村的一栋老宅里。

戴春风六岁那年,父亲去世,母亲蓝月喜孤寡一人,含辛茹苦,支撑门面,艰难地带着三个孩子过活。

1910年,戴春风十四岁。这年春天,他考入江山县立文溪高等小学。在回答试题《问立志》时,他一挥而就,在文中表达了自己“希圣、希贤、希豪杰”的强烈愿望。文溪高小四年,由于戴春风学习成绩优异,活动能力极强,被学校连续四年指定担任班长。

辛亥革命爆发后,地处闽、浙、赣交通要冲的江山县,得风气之先,思想活跃,结社之风盛行。戴春风也在文溪高小内发起组织“青年会”,并被选为会长,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这期间,戴春风先后结识了周念行、毛善馀、王蒲臣、娄绍谟等同学,这些人日后都成为他行动中的重要助手。

1913年冬,戴春风以该校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毕业后,他在县城浪荡了一段时间,结识了不少社会上的纨绔子弟,逐渐沾染上一些游手好闲、调戏妇女的恶习。有一次,他躲在茅房里看女人小便,被抓住后却振振有词地说:“孔子曰:‘君子好德如好色’嘛!”

1917年初,北京发生了张勋复辟活动。在康有为等清室复辟势力的支持下,张勋于7月1日请出溥仪重登皇位,激起全国人民的反对,各省纷纷组织讨逆军。当时卢永祥还任淞沪护军使,也指挥浙军第一师出师北上。复辟失败后,浙一师又回到浙江。

11月下旬,浙一师刚回杭州不久,浙军第三师师长周凤岐在宁波策划独立,浙一师又奉命平叛。

1918年初,浙一师开往宁波,与浙三师交火。因浙三师早有准备,仗打得十分艰难。浙三师初以坚城之利,挫敌锐气,继而反攻,浙一师大败。戴春风被一群败逃的乱兵裹挟,慌不择路间,被浙三师俘虏,关进俘虏营。不久,政变平息,他才被放出。

正值冬末春初,风霜雨雪,无家可归的戴春风一路乞讨,落魄回到家中。

但是,家中的几亩薄地,实在难以提起戴春风的兴趣,不久他又只身到沪杭一带流浪起来。

在这次流浪中,戴春风结识了他一生中最铁的哥们胡宗南。

戴春风结识胡宗南始于杭州西湖的一次奇遇。当时,正值炎夏酷暑,戴春风每隔一天,必要去完成一件“大事”,这就是到杭州西湖里洗澡,兼把自己身上唯一的一套夏衣脱下来在水里洗净,然后放到湖边的草地上晾晒。等衣服干了,他再上岸穿起来,去逛大街,串门访朋友。他的一双白帆布鞋每次穿脏后,也是先在湖里洗一次,然后花上一个铜板,买点白粉涂抹上去,又像新的一样。

这一天,戴春风照例又去灵隐寺入口处附近的湖滨完成洗澡的“大事”。阵风不时从湖面上吹过,戴春风怕晾在湖边的衣服被风刮跑,特地在上面压了几块石子,又裸身退回湖中。

当时,湖滨游人尚少,偏巧这天来了一群小学生,从湖滨经过,其中有几个调皮的,将压在衣服上的石子捡起掷向湖中。眼看衣服被风吹起在草地上翻滚,戴春风不禁在湖里大声叫喊起来,可是身子却不能出水,极为狼狈。

这一窘况被队伍中一位带队的青年教师发觉,他重新捡起几块石子把衣服铺平压好,并与泡在水中急红了脸的戴春风相视一笑,飘然而去。

5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