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0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闹心的手机充电器
高速高价拖车
考问“行政垄断”
如果该办必办何需“马上就办”
央企高管薪酬本就该公开
“输液热”主因
在病人还是在其他
“用工荒”带给劳务大省的喜与忧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输液热”主因
在病人还是在其他

“输液热”主因

在病人还是在其他

近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透露,中国平均每人每年输液8瓶,远远高于2.5瓶至3.3瓶的国际平均水平。对此,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571人进行的调查显示,78.7%的受访者提称,身边普遍存在热衷输液治疗的人。其中,30.5%的人表示身边这样的人“非常多”。调查得出结论,人均年输液8瓶首要原因在病人方面。(2月24日《中国青年报》)

无论是“身边普遍存在热衷输液治疗的人”,还是“30.5%的人表示身边这样的人‘非常多’”的数据,都是直接指向了接受输液治疗这种治疗方式的结果。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国人热衷于输液治疗,而不是选择其他方式?为什么会有“人均年输液8瓶首要原因在病人方面”这样的调查结论?这需要作一番探究。

举一件事说,一般的感冒发烧,依据生活常识来看,不过是个小病,过去,人们吃点儿药片,或喝碗姜汤,发发汗,几天下来也就好了。但在现在,却有很多人选择输液治疗。国人是人,域外的人同样是人。域外的人感冒发烧了,是感冒发烧,而国人得了这种病,绝不可能是具有本土特色的感冒发烧,会与域外的人有什么不同。“在一些国家,如果感冒发烧不是特别严重,医生一般只会给患者一包冰袋,让患者回家休养恢复,连药都很少开。一些国家也根本没有‘门诊输液’现象。”医学专家作如是说。调查显示,国人“输液热”首要原因是“想让病情尽快好转”,其次是“医生追逐提成收入的必然结果”。

“想让病情尽快好转”,这好理解。谁得了病,都不想被耽误。可是,输液是有高风险的,且并非所有的病都适合输液治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09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显示,输液是导致药品不良反应的最主要途径,多达73.4%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都跟输液有关。得了病想快好,与承受输液的高风险,哪轻哪重?是药三分毒。把输液当家常便饭,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会使人的免疫功能下降。国人得到过这样的医学知识的普及性教育吗?病人去看病,吃什么药,输液不输液,不都得听医生的吗?在这方面,病人还会有更多的选择吗?单就输液而言,病人热衷于输液治疗,习惯于要求输液,以为病好得快,多数人是不是由医生诱导所成?

以药养医,医院、医生追逐提成收入,这都是国人见惯不惊的事实,也是病人热衷输液治疗的根源。着眼于这一状况,一味地责备病人的盲目、病人的从众心理,肯定不对,而一味地责难医生,也无用无益。可以说,不以病人为本,不改变医疗制度的现有设计,非但人均年输液8瓶的数字难以降下来,且神马都是浮云。 今 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