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4版:新郑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马振乾:义务扫街17年
谁说女子不如男
沉下心来干实事
饱满热情求进取
做好法院工作
推进管理创新
组织演讲比赛
弘扬黄帝文化
图片新闻
开展导游培训
服务拜祖大典
女子道德修养论坛
将于黄帝故里开讲
辛卯年拜祖大典新郑指挥部成立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马振乾:义务扫街17年
奉献立功不声张

本报记者 高慧 通讯员 唐付军

一辆生锈的脚蹬三轮车,一把旧扫帚,陪伴现年77岁的退休职工马振乾走过了17个春秋。

一颗爱党的红心,一腔奉献的热情,支撑老党员马振乾义务扫街17个年头。

“我是一名党员,就要做服务群众的表率。”在新郑市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中,有着43年党龄的马振乾用他的实际行动践行着承诺。

力所能及为大家

每天天蒙蒙亮就起床,骑上三轮车,带上扫帚,到街道上清扫垃圾。这已经成为马振乾每天的习惯。一提起马振乾,新郑市新烟街道办事处解放路社区的居民都会竖起大拇指。“每天早上出门的时候,他就已经把街道扫好了,我们这里常年路面整洁干净,都是他的功劳啊!”社区的居民说。

今年77岁的马振乾,1994年从新郑市机械厂退休后,看到社区居民们总是忙忙碌碌,没有时间打扫街道的环境卫生,社区又没有专门的保洁员,街上总是飘着纸屑和塑料袋。于是,他便拿起扫帚开始清扫街道,这一扫就是17个年头。不论寒冬还是酷暑,从未间断。

每天清晨,马振乾要一扫帚一扫帚地清扫十几排房的街道路面。累的时候,他就停下来歇歇再干。尤其是下雪的时候,要清扫这么大面积的积雪,老马几次才能完成。社区里没有配备垃圾箱,马振乾就把垃圾作分类处理,菜叶杂草运到田里做肥料,石子堆放在路边填路基,尼龙袋、玻璃瓶之类的垃圾埋入地下。

现在社区里有了专门的保洁员清扫街道,马振乾仍然坚持自己的“日常作业”。 社区保洁员说:“我扫到这个辖区时,老马早就扫干净了,我只要清倒一下垃圾箱里的垃圾就行了。”家人劝他在家休息,他却说:“退休了,不能为党和群众干什么大事了,就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呗!”

“经常给大家扫街,却从来没邀过功,老人的扫帚都是自己准备的,从来不要任何费用。”新郑市新烟街道办事处解放路社区支部书记宁显民告诉记者。

“我也没干什么大事,就是给大家扫个地。”面对记者的采访,马振乾也只是重复说着这么一句话。老伴儿在一旁说:“他1956年在吉林省当兵时还抓过特务,立过三等功呢,证书和勋章好几个,他从来不拿出来。”手指上一寸长的疤痕留下了马振乾在那个年代英勇战斗的痕迹。

穿了十几年的中山装,看了近20年的电视,用了50多年的旧家具,还有结婚时候买的已经掉了漆的小板箱。在马振乾的屋里,记者看到的只有这些。但是,在汶川、玉树地震以及社区组织的各种捐款活动中,马振乾总是积极踊跃,不肯落下一次。最初退休工资很少,但是马振乾还是省吃俭用,从平时的花销里挤出一些钱捐给希望小学。有次老伴儿说:“你一个月这么点退休工资,我身体也不好,咱这次少拿点吧!”他马上批评老伴儿:“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国家和灾区群众有困难,我不能不管,别说一百元钱,如果组织需要我冲锋陷阵,我都不会退缩。”

不愿多说,只是多做;不愿多要,只是多给。马振乾就是这样用平凡的行为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奉献精神,就是这样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承诺。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