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裴其娟)“瞧瞧,这满井都是污泥和垃圾!装了三大桶还没完。”昨日,市政管养三所的工人张春梅无奈地指着伊河路华山路交叉口东路北一个窨井说,在她的身旁,不少身穿黄马甲的工人们一锨又一锨地从雨水井中挖出糊状的淤泥,再装上两台大型垃圾疏挖车辆运走。为了确保雨季前辖区道路不积水,该所从昨日起将用3个月时间对上万个雨水井口逐一疏挖。
据市市政工程管理处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市共有雨水井约4万个,每年雨季,雨水就是通过这些收水井进入地下雨水管道,再排到两河一渠内。如果这些井口堵塞,则会使雨水进入窨井受阻,造成路面积水。“现在不少雨水井都成了垃圾井了!”市政一线工作人员张春梅说,经常看到有的环卫工人为图省事,直接把垃圾扫到雨水井内,还有的沿街商户把剩饭剩菜直接倒进井内,有时候张春梅看不下去常常劝阻他们,但人家根本不听。
为了清理雨水井口积存的垃圾,每年3~5月,市政工程管理处6个市政管养所都要对市管的雨水井例行疏挖,每天至少出动100多名市政工人和10多台疏挖车辆,还要动用高压冲水车,对部分进入管道内的垃圾进行冲刷,可谓耗时耗力。
“现在路面保洁大部分由各区负责,地下管道维护大部分由市市政管理处负责,教育缺位。”有多年市政工作经验的张春梅说,“要是像郑东新区那样,由一个单位对路段保洁和地下雨水管道等全面承包,这种往雨水管道倒垃圾的现象可能会减少很多。”
采访中,也有不少市民反映,现在的市政雨水井盖为了方便收水,设计的空隙较大,即使不是人为因素,垃圾和杂物也极易落入井中。市政部门应该加强对雨水井的精细化管理,在非雨季往井盖加装密一点的网状篦子,可大大减少进入井中的垃圾,雨季前再及时把篦子撤掉。现在,我市园林部门在精细化管理中已经对一些公园广场的雨水井采取了类似的办法,对防止垃圾堵塞雨水井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