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盖房避开断层带”
应成为公众的常识
信息时代,辟谣其实并不困难
新闻漫画: 养狗邻里批
干部作风是公信力的生命线
一个办事处的“民生体系”建设调查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盖房避开断层带”
应成为公众的常识

“盖房避开断层带”

应成为公众的常识

在近年发生的历次大地震中,研究人员发现,断层带上的房屋倒塌、人员伤亡情况严重;但断层带以外的情况就好得多。建房时避开这些断层带,就可有效防震。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徐锡伟表示,研究人员已勾画出我国21个大城市断层带,建房时避开可有效防震。(3月20日《广州日报》)

毋庸讳言,关于地震带、断层带这些地震常识,中国公众所知甚少。虽然近年来我们屡次经历大地震的悲痛,但大家对于地震科学的关注焦点,一般都只停留于地震预报方面。至于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等,大多被关在地震专家的书斋里出不来,地震局和媒体都极少做过这些方面有意识的知识普及。国内哪些地方处在地震带,其实老一代地质学家李四光们早就勾画出来了;但网上搜索“中国地震带分布图”,仍然困难,具体信息基本没有。

地震带之中,居然还有狭长的断层带存在,恐怕有很多人都对此无知。殊不知,世界上破坏性地震所产生的地表新断层与原来存在的断层走向一致或完全重合;在许多活动断层上都发现了古地震及其重要现象。

应该说,“别把房子盖在断层上”只是一个科学常识;问题是,既然21个大城市的断层带早已勾画得出,为什么公众始终不知道呢?难道公众没有知情的权利还是怕由此“引发社会恐慌”?有关部门有对公众进行过具体的信息公开吗?

还有,光有科学研究的宝贵成果,光有“别把房子盖在断层上”的科学常识,却没有城市管理者足够的尊重和及时的行动,一切都等于零。“别把房子盖在断层上”,不应等到地震专家来呼吁,而应被地方政府主动视为预防震灾保护生命的头等大事。

特别是,地震有断层带,地震人才不能有断层带。为何在地震地质科学研究上,我们还在吃李四光等先辈们的老本,值得反思。 祥 云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