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全省警方开展
打击犯罪“围剿战”
加强建筑施工安全
防重特大事故发生
党员干部远程教育
教学示范基地揭牌
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
财政部专家莅郑调研
创新谋变:
精简手续缩短时间
市直部门形成
热线电话服务体系
绿城观光农业风生水起
图片新闻
公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绿城观光农业风生水起
假日游玩城郊农庄将成为都市人生活的一部分

田野里孩子们打滚嬉戏;大棚里,采摘青翠欲滴的黄瓜;农家院里品农家饭菜、购农业产品……春天来了,久居闹市区的市民纷纷走出家门,尽享田园风光。当下,观光农业作为一种融“低碳旅游”、“绿色旅游”、“生态旅游”为一体的新兴形式,已成为公众假日出游的重要选择。

朝阳产业好“钱途”

近年来,市有关部门借助都市农业的发展平台,挖掘、开发农业观光休闲产业的丰富资源,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新农村建设,建成了一批有一定规模、特色的农业休闲观光基地。

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一带三区”的观光休闲农业产业,一带是指沿黄观光农业示范带,主要特色在休闲垂钓,渔家餐饮。景点在郑州市北部沿黄河一带,包括金水区的姚桥乡,惠济区的花园口镇、古荥镇等。接待游客能力1500万人次,实现了观光休闲农业产业的初步发展。“三区”:花乡农家风情游示范区主要特色在“花”,主要依托郑州花卉苗木中心和西流湖,景点以中原区的须水镇为中心,辐射二七区的马寨镇等;果乡体验风情游示范区主要以二七区的侯寨乡为中心,春天来此赏樱桃,夏天可来吃葡萄;东南部农业生态旅游示范区的特色是金鹭鸵鸟园、潮湖森林公园等。

上档升级待提速

我市观光农业景点遍布全市各地,经营模式可分四种形式:一是综合经营型,依托农业产业优势,集观光、采摘、餐饮、休闲于一体;二是休闲采摘,在果树开花和果品成熟季节,游客到基地、园区赏花、采摘、品尝、购物;三是科技示范型,以“农业科技旅游”为主线,以新品种、新技术为载体,展示高科技农业生产方式;四是民风民俗文化展示型,以精彩纷呈、喜庆热闹的民俗节庆,体现丰富的地域文化和独特的风土人情。

有关专家坦言,尽管郑州发展观光农业有明显优势,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是旅游景点规模小,整体建设档次偏低。农家院餐饮很多是家庭式发展模式,且硬件标准与接待能力较低。另一方面是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满足不了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需求,整体接待服务水平低。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刘太恒教授建议,加快制定乡村旅游及农家乐规划编制,积极申报国家级或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积极培育一批“农家乐”类型的乡村旅游专业户,建设特色旅游型乡镇、村,培育较为成熟的乡村旅游产品,形成比较丰富的自驾乡村休闲旅游体系,走出一条农民变市民、农村变新貌、以都市观光农业发展致富的路子。

发展观光农业正当时

据介绍,未来几年我市将多措并举促观光休闲农业发展。市政府新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都市区现代农业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传统农业向休闲旅游业转型,在工作安排上、资金投入上、对外宣传的力度上,都把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放在了重要位置。

按照郑州都市区建设的总体发展战略,农业作为都市区经济结构、社会功能、尤其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和作用将发生重大变化,都市区农业不仅要为都市区居民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供给,还要为都市区居民创造亲近自然的体验休闲场所和绿色生态环境,这一战略的提出将为我市农业旅游产业带来重大发展机遇。

“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围绕“一带三区”的城区观光休闲农业布局,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深度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服务项目、农家度假体验游、民俗文化追忆游等多种模式。同时编制《郑州市观光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建立市级观光休闲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开展观光休闲农业示范区、示范点建设创建活动,提升“农家乐”服务档次和水平。

郑州市将着力打造集生态、景观、经济效益于一体的环城苗木花卉林果产业带;加快建设沿黄滨河公园、常西湖公园等31个环城郊野森林公园;对已治理的河道两岸实施景观绿化,提升生态修复效果。今年还将启动樱桃沟森林公园和圣水寺森林公园部分基础设施建设。

可以想象,不久的将来,遍布城郊的大珠小珠落玉盘式的农庄,温馨浪漫又意趣无穷的农业体验园,都将成为都市人生活的一部分。

本报记者 刘俊礼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