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实施就业导向的经济政策
社会发展亟须完善应急管理体系
增强责任意识抓安全 建设平安管城
登封:产城融合打造国际旅游名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登封:产城融合打造国际旅游名城

王福松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城镇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城镇化率将突破50%,城市发展方式将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登封市必须以“产城(乡)融合”的方式,推进一二三次产业与登封城乡建设的融合式发展,加快推进“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

科学定位城市发展。“十二五”时期,加快城镇化进程不仅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而且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内需空间。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和郑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郑州都市区、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的发展战略,作为“郑州都市区”的重要组团,登封市将充分依托少林寺、“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世界文化遗产、嵩山世界地质公园等无与伦比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以及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和四通八达的交通区位优势,顺应时代发展节拍,着力把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建设优势,紧紧围绕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发展定位,按照“组团发展、产城融合”的路径,坚持以城带乡、产城(镇)互动,以产业布局一体化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构建产业发展、功能完备、布局有序、适宜人居的“一城三区、四个辅中心、七个特色镇”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格局,使登封真正成为“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区”的经济新版块、文化会客厅、生态后花园。

全力打造“一城三区”。主城区是城市门户,是辐射带动全市发展的首善之区。为巩固主城区在全市的核心增长极地位,结合我市城区与景区、园区紧密相连的特点,积极推进城区与登封市产业集聚区、嵩山文化产业园区、嵩山风景名胜区的融合式发展,努力将登封建设成为一座特色城市。加快改造提升“中心城区”,以“天地之中”理念统领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着力实施投资150亿元的老城区历史风貌保护与修复工程,以此带动老城区实现“点轴式、片区式”改造,不断完善中心城区会务接待、文化体验、购物餐饮、居住消费等功能,逐步构建嵩山文化圣山与登封文化圣城“两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强力推进建设“登封新区”,按照“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登封市产业集聚区与中岳民俗文化产业园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推进两个园区与登封新区的融合式发展;“十二五”期间,为承接郑州市发展汽车和装备制造业的客观要求,在产业集聚区内大力发展机械装备制造及零部件加工业,到2015年产业集聚区行业总产值达到190亿元,实现利税14亿元,并辐射带动登封新区着力推进投资60亿元的晨光公司田园新城、投资50亿元的万人商住区、投资15亿元的中岳文化苑、投资11亿元的产业集聚区安置小区等30余个重大项目建设,逐步将登封新区建设成以产业集聚区片区、中岳文化苑片区、城市新区商住区和农业休闲观光为主的田园新城。

统筹建设“四个副中心”。登封必须依托登封市产业集聚区等5个工业园区和嵩山文化产业园组团,加快建设“四个副中心”,坚持以环城产业带辐射带动环城卫星镇带建设。依托登封市产业集聚区,建设卢店和唐庄副中心,着力推进卢店-唐庄副中心投资30亿元的卢店中华世纪园、投资10.8亿元的唐庄万人商住区、投资8亿元的新农村建设“合村并点”、投资2亿元的古村落再造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末,将卢店-唐庄副中心打造成物流和商贸型城市副中心。依托大冶工业园,建设大冶副中心,全面改造提升大冶工业园的电力、磨料磨具、超硬材料等传统产业,2015年园区产值将达200亿元,并辐射带动和规划建设冶东小区、西施小区、冶南小区、石岭头小区等项目,力争到“十二五”末,将大冶副中心打造成登封市的工业重镇。依托阳城工业园和阳城古文明文化产业园,建设告成和阳城副中心,进一步拉伸阳城工业园铝精深加工及磨料磨具产业链条,2015年园区产值将达350亿元;并积极发挥阳城古文明文化产业园的辐射带动作用,着力推进投资25亿元的世界遗产文化景观大道和龙山遗址公园、投资5亿元的中国天文博物院、投资2亿元的阳城古村落再造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末,将告成-阳城副中心打造成为“天中名镇”。依托登封市循环经济工业园、三里庄高新技术产业园和文化产业加工园区,建设大金店和东华镇副中心,加快改造提升登封市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煤-电-铝-建材”循环经济产业链条,2015年园区产值将达100亿元;大力发展三里庄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医药包装、高温元件等新兴产业,2015年园区产值将达65亿元;并进一步发挥文化产业加工园区等辐射带动作用,全力推进投资10亿元的东华旅游风情小镇、投资6亿元的大金店民俗文化休闲小镇、投资2亿元的三皇寨地质展览馆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末,将大金店-东华副中心打造成民俗文化休闲和循环经济示范镇。

加快推进“七个特色镇”。特色镇是城镇发展体系的进一步延伸,将与城区、副中心形成各具特色、相互补充的区域发展组团。按照“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资源节约、功能集成”的要求,坚持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培育特色产业等途径,加快建设“七个特色镇”。依托嵩山文化产业园生态休闲文化产业园组团,着力推进宣化投资3亿元的玫瑰观光休闲文化产业园、投资2亿元的白沙湖五星级休闲度假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力争把宣化打造成亲水休闲型旅游风情小镇;依托嵩山文化产业园生态休闲文化产业园组团和大熊山省级森林公园,着力推进徐庄投资2亿元的大熊山森林公园综合开发、投资1.2亿元白沙湖龙泉岛丰乐源等项目建设,力争把徐庄打造成山水休闲型旅游风情小镇;依托颍阳镇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着力推进投资10亿元的钟灵山综合开发、投资3亿元的核桃观光休闲文化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力争把颍阳打造成文化体验型特色旅游小镇;积极推进君召乡投资8.4亿元的水磨湾水库、投资1500万元的小苍娃农业观光生态园、投资2000万元的古皇城遗址和南洼遗址保护修复工程,力争把君召打造成服务生态农业和农产品加工的特色中心镇;积极推进石道投资3.5亿元的肉鸭加工基地、投资1.6亿元的石道移民搬迁工程等,力争把石道打造成以农产品生产为主导、独具民族文化特色的生态宜居小镇;积极推进白坪矿区生态修复和白坪安置小区建设,力争把白坪打造成自然生态休闲小镇;积极推进送表投资10亿元的中亚太平洋国际清洁环保造纸厂项目、投资2000万元的工艺地毯等项目建设,力争把送表打造成西部重要工业卫星镇。通过5-10年的努力,真正建设一批要素集聚、结构优化、产镇融合、优势突出的特色镇,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作者系中共登封市委书记)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