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新郑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企地共建携手谋跨越
好心载人出事故
车主负主责
谷雨养生正当时
翡翠豆腐
好媳妇刘彩莲
气温攀升
感受
大自然
抗菌药物
不能滥用
做企业就是做责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企地共建携手谋跨越

(上接第一版)如今的新郑,邻里和睦相处的多了;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的多了;互让的多了;沟通的多了……全市上下形成了“干部干事业、能人办企业、群众创家业”的浓厚氛围,去年该市新增个体私营企业322家、个体工商户2162户,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28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210元。

企地共建携手谋跨越

在拜祖大典的影响下,中石油、中石化、中储粮、福建达利、香港华润等一批大企业陆续在新郑投资。这些企业的落户,看中的不止是新郑市便利的交通优势、丰厚的文化优势,还有新郑市优越的发展环境。

环境就是吸引力。为优化发展环境、助推经济跨越发展,新郑市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招商引资、鼓励全民创业的优惠政策,所有涉批、涉证、涉费且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审批服务事项一律在政府网站公布,所有纳入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和公开的审批服务项目,均实行一窗办理、限时办结、一站收费、代办服务。

新郑市还以“十大工程促转型、十个所有惠民生、十项创新保稳定”为工作重点,建立健全全市领导分包重点项目、在建项目反映问题周报、重大项目建设月例会和联审联批等制度,着力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土地、规划等问题。并实行月通报、季排名、年终总评的项目建设考核奖惩机制,形成“大上项目、上大项目”的浓厚氛围。

在这些机制的推进下,赵家寨煤矿洗煤厂、瑞泰科技二期等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华辕煤业、中储粮油脂仓储加工、达利食品等一批在建项目快速推进。2010年,全市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达到7家、超5亿元企业达到20家,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75亿元,同比增长14%;地方财政总收入43.4亿元,同比增长21.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6.2亿元,同比增长27.5%,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县(市)行列。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