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食品安全要对监管者实施监管
对他人设置陷阱是制造人人的困境
时事漫画:病人不是资源
打造的诸葛故里
有悖于历史文化价值
百年老字号“救赎”调查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打造的诸葛故里
有悖于历史文化价值

打造的诸葛故里

有悖于历史文化价值

16日在北京梅地亚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山东沂南县长王常胜向媒体介绍说,该县借助“诸葛亮故里”的文化带动效应,去年以来,总投资额超过15亿元人民币,打造诸葛故里,其中包括,今年投资1.8亿元建设诸葛亮城;投资3.5亿元科学整合诸葛亮文化旅游区;建成了集纪念、集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性广场——诸葛亮文化广场。(4月16日中新网)

作为历史人物,诸葛亮实在是太有名了。因为太有名,所以地方上的施政者才愿意将他当牌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已是一出“老戏”,“老戏”常演,就离不了花样翻新。诸葛亮是文化符号,还是一个可以往“经济唱戏”上贴的标签。用诸葛亮“搭台”,为的是在这个消费时代,消费他这个古人。真不愧是大手笔,诸葛故里本身因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已非常利于“经济唱戏”,打造一下,就投进去了十多亿钱。这能不能说,诸葛亮有福了?不管有福没福,有一点可以肯定,古人诸葛亮万难想到他的故里在他千年之后是这样用重金打造的。

应当说,历史不是打造出来的,文化同样也不是打造出来的。历史和文化依赖于积累,而不能靠打造。历史是一种存在,尽管它也可以融入现代文化的创意。打造诸葛故里,缘于施政者的利益冲动。这种冲动所能带来的文化效应只能是一时的,而不可能是长久的。诸葛故里的一切历史遗迹,都延续着历史的生命,都是活着的历史。而一切新的打造,因是假的东西,因是一种捏造,所以不会有丝毫的历史文化价值。也就是说,历史与文化都是命运、灵魂的载体,而打造出来的东西都只能算是一种无用的物质堆积,都不过是过眼浮云。

有网友感叹:用这15亿解决民生问题,诸葛亮会更高兴。人们知道,无论是在历史中,还是后人在对那段历史的演义里,诸葛亮都还是个精神符号。在对诸葛亮的评价中,人们看重他是智慧的化身,但最推崇的还是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三国时期魏臣刘晔说:“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明于治是一种人生境界,明于治在于洞晓世事,明于治在于其人拥有责任、诚实、毅力等品德。明于治的人不可能瞎折腾,不可能不顾民生、投巨资建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不可能有浮躁之心、做任何事情尽从贪念出发。

打造诸葛故里,怎么看都是对一种历史与文化价值的绑架。这么做,只能算是小聪明小算计,而非智慧的选择。对诸葛故里,需要的是细心的呵护与保护,就是运用一些现代性的创意,欲达到吸引人纷至沓来的效果,也要有高明之举。在这些方面,过去的一些施政者已制造了不少的“杯具”,若对历史与文化价值不心存敬畏,现今的施政者还要再做愧对先人、贻害子孙的事情,情何以堪,理何以堪。可以问一句:还有多少历史与文化的本钱,能供如此的挥霍,如此的糟蹋。 今 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