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明清时期的“巡抚·总督”制
《我的病人是总统》
光进书法
1926年:《古史辨》第一册
饱蘸激情写嵩山
3
2
幸福有个密码
香飘四季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饱蘸激情写嵩山

饱蘸激情写嵩山

嵩山是中华文化圣山,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王剑松所著的《走近嵩山》是一部供中外游客认识嵩山、了解嵩山、游览嵩山、研究嵩山不可多得的好书。

结识剑松是先知其笔名——“雪松”,当我在报刊上首次见到这个署名时,就感触颇深,因为松树自古以来都很受文人推崇,素有:松、竹、梅“岁寒三友”之誉,但剑松偏又在“松”字前面加了个“雪”字,让我顿感有一种寒气袭上心头,我想“雪”字的背后是否有点什么文章呢?当他向我讲起他极为贫寒的出身时,真的让我全身冷得发抖。剑松向我哭诉自己的苦难家史时,竟几次泣不成声……

剑松一贯勤奋好学,惜时如金,上初中时他对文学又产生了极大兴趣,16岁有诗歌见诸于报端。他情系嵩山,写过大量嵩山的文学作品并获得省、市文学创作奖。其中《嵩山旅游资源开发与研究》一文还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96年进入报社工作后,本职工作之余,启动嵩山专著的各项准备工作。历时10年研读了有关嵩山的各类史志文献,并对多年积累的笔记、资料与志书典籍反复核对、精心验证。在查证勘误之中,又遍访行家里手,高僧名道,还多次进山对嵩山上下的主要景点进行了实地考证。王剑松为写好嵩山,上百次登上嵩山,用他自己的脚板一寸寸去触摸嵩山,被誉为“嵩山通”。2000年,他以记者身份随同探胜考察队对嵩山进行又一次普查。历时半年之久,餐风饮露,沐风栉雨,探奇测幽,备尝艰辛。

王剑松扎根于嵩山文化的厚土,聚焦嵩山文化之源,以如剑之笔一刀一刀剥开了嵩山36亿年那久远的厚厚的历史外壳,让博大精深、奥妙无穷的嵩山之三教文化,武术文化,天文文化,地质文化,古塔文化,汉阙文化及戏剧文化,民俗文化……从久违了的历史陈卷中跳跃出来,在他的笔底流风中凸现出“风景这边独好”的境界。作者把笔锋伸展到嵩山景观的50多个亮点,通过他的妙笔生花变成了50多篇文化内涵丰厚的美文。具有一种独特的文化质感,每篇之中都熔铸着作者对嵩山多元文化的深刻感悟和把握。打开书目一看,全是7字句的标题,《大禹治水崇高山》、《太室山巅睡美人》、《古今嵩山四十景》、《少室山下钟声幽》等等,每个标题都很细腻诱人,颇具匠心。

如果说这本《走近嵩山》侧重于嵩山文化的挖掘和提升,从旅游的角度讲,无疑大大地丰富了嵩山旅游的内涵,提高了旅游档次,端正了旅游方向,对开拓旅游事业,更好地实施登封“旅游立市”的战略目标,都有重要的意义。

嵩山博大精深,本身就是一部富有魅力的百科全书。大家读嵩山时,先读读这本《走近嵩山》,定会从中获益良多。对于初游嵩山的人来说,它是一盏灯。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