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和小岛接触的时候,我就觉得她内心蛮孤单的,就像她的网名一样,一座远在海洋深处的孤岛。正好她也喜欢写作,把很多喜欢写作的人介绍给她无疑是个很好的方法,让她在简单的生活中抹上一些色彩,我觉得这样对她会有所帮助。
朋友很少的人,说明其在交往方面一定缺少经验,所以我告诉小岛应该如何和朋友们相处,一开始如果不能融入进去,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学会倾听,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被聆听,而她是个很好的倾听者,这样自然大家会把她当做自己的好朋友。
12月25日上午9点多,海打来电话,说他和小岛约好了一起吃饭,问我有没有时间参加,我说有时间,可以参加这个饭局。这段时间小岛和海一直在QQ上交流,以前他们在QQ上就很熟,不过见面还是上一次吃饭的时候。当我走进饭店,他们早就先到了,我看着他们像老朋友一样的感觉,心里也很开心。
这次饭局是小岛安排的,所以她一直很殷勤地倒茶、倒酒,这次完全看不到她的尴尬和不适感。一斤白酒喝没了,在小岛的执意坚持下我们又要了半斤白酒,白酒又喝没了,就接着要了很多啤酒。酒意把小岛的脸烘得红红的,话也多起来。她说除了工作,每周休息的时候她都会去孤儿院,在那里她认了一个干女儿,她说等干女儿再长大些就把她接出来共同生活。
小岛说她小时候的经历就很曲折,刚出生的时候妈妈就染了病,老家那里很落后,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很迷信,她被看成是个不祥之人,所以被送给了一个同姓的人家,而那个人家的大伯在两年后因为癌症去世了,小岛又被送了回来,爸爸妈妈对她不怎么好。有一天她二姨来,看到小岛的父母不喜欢她,就主动把小岛领回家抚养,可是没过多久,二姨又去世了,只有二姨夫带着两个表哥和她一起生活,那段时间是小岛最无奈的日子。后来小岛的哥哥去看她,发现她一点都不开心,才又把她接了回家。这段经历在她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大的一块伤疤,所以直到现在小岛的性情也很孤僻。我问她有没有结过婚,她说没有。借着酒意,小岛开始讲她的故事。
原来小岛在13岁的时候,有次坐火车认识了一个大学生,那是个很帅的小伙子,他们在车厢里聊了很久,那个大学生到站都没下车,一直把她送到了站才回去。他们互相留了通信地址,那位大哥哥告诉她要好好学习,一定也要考上大学,这样才有出息。
小岛回家以后就认真地学习,把自己的学习生活写成信,邮给那个大哥哥,那个大哥哥也回信鼓励她,并给她买参考书,就这样他们频繁地通信,在他们之间好像有说不完的话。小岛的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在整个学校,她的成绩在女生里是排第一位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岛已经上高中了,那个大哥哥也早就毕业了。忽然有一天她再也接不到他的信了,她寄出的信也被退了回来。这就像一个有信仰的人一下子失去了信仰,整个人都不知道该怎么活着了。于是她就偷偷地攒钱,有一天她背着书包去另一座城市找那个大哥哥,可大哥哥单位的人说他出差了。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她只好回来,她知道那个大哥哥是有意在躲着她。从那以后,小岛没心思继续学习了,休学了半年。后来在她哥哥的劝说下,她终于续读并考上了大学,这期间小岛也间接地知道那个大哥哥已经结婚了。虽然这个事情过去很多年了,可在小岛的心里,那个大哥哥一直是她想象中的恋人。
我看着小岛一会儿喜、一会儿忧的表情,知道她一直活在她的内在里,始终没能走出来。针对小岛的现状,我要做的就是让她从内在走出来,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而不是活在过去的情境中。过去的一切并不是像她所描述的那么美好,而现实也并非那么没有意义。这是她内心的美好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感让她无法接受,所以加剧了内心冲突。我问小岛看没看过金庸的《倚天屠龙记》,她说没看过,她那个时候只看琼瑶的小说,不看武侠的。于是我就给她讲金庸的小说,讲《倚天屠龙记》里面的殷离(蛛儿)。殷离是小姑娘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里认识了身染重病的男主人公张无忌,她想带他去看病,可张无忌说什么也不跟她走,还咬了她,从此殷离心里就再也放不下张无忌了……直到有一天看到了那个长大的张无忌,那个长大的张无忌对她很好,可她却说,我爱的不是你,是我小时候认识的那个张无忌,那个狠心、短命的小冤家……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一直温和地注视着小岛的眼睛,小岛很认真地听着,当我说到“狠心、短命的小冤家”时,小岛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她趴在桌子上哭了起来,我轻拍她的后背鼓励她大声地哭出来,把这些年的委屈、茫然和依恋都哭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