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载
连载
豫西羊肉汤
艺术创业论
夏风
轶事·佚文·掌故
荥阳“打锅牛”
怀念母亲
突破乌江
淡 定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荥阳“打锅牛”

荥阳“打锅牛”

刘文泽

“打锅牛”是荥阳牛氏家族的代称,究其历史,颇有传奇色彩。远在600多年前,牛氏始祖牛川,字圣临,原籍河南仪封县(今兰考县东),后迁河南尉氏县,元泰定帝泰定二年(1325年)进士,历任河南府(今洛阳市)教授、洪洞县知县。生三子。长子牛洪,字碧波,元顺帝至正十三年(1353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吏部尚书;次子牛禅,字程波,至正十六年(1356年)进士,历任翰林院检讨、陕山甘三边总督;三子牛超,字振波,至正十九年(1359年)武进士,官封大将军。洪、禅、超三人各生六子。元末明初,全家因世事变更,迁汜水县(今荥阳市汜水镇)十里亭牛占村。继之,全家因人众难聚,将做饭所用铁锅打烂成十八片,众兄弟各执一片,分迁各地避难,从此形成了“十八打锅牛”。明初,长兄牛楷(字圣儒,廪膳生)由济源(今河南济源市)回牛占村,遍访弟兄,商定每年农历十月十九日在牛占村举办“对锅会”,以会寻亲,随后又在牛占村建台修庙,使“对锅会”办得有声有色。

如今,十八牛氏后裔分布在全国5省18县,由此形成的“十八打锅歌”也已深深铭记在人们心中。

1992年1月8日~1998年12月7日,各地打锅牛氏代表先后5次在温县西招贤村、新密市下午村、荥阳市穆沟村举办了“打锅牛氏研讨会”,商定寻找未到会祖系并保护“对锅台”等遗址。

目前, “对锅台”遗址已被荥阳市列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于穆沟村的“文武状元坟”、“牛世祖茔遗址”及坐落于明月坡的“状元府遗址”也得到各级政府和打锅牛氏后人的妥善保护。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