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6版:新郑法制 上一版3
促进科学发展
抓好重点攻难点 抓好创新促提高
争创“四化”建设示范检察院
严格管理公正履职促发展
“学校式”管理:用关爱感化在拘人员
“一村一师”:弥补人民调解短板
twg110577
twg110576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管理新模式 教育人性化
“学校式”管理:用关爱感化在拘人员

“教育、感化、挽救”,“管教并举,教育为先”……走进新郑市拘留所,一幅幅标语展示了该所实施管理教育新模式的精髓。

“管理教育新模式”是2009年11月公安部对全国拘留所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主要内容是改变过去的“一看二守三送走”,教育矫治违法人员。新郑市拘留所深入贯彻、积极作为,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在创新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该所连续五年被公安部评定为“国家一级拘留所”,2010年被公安部授予“全国标兵拘留所”称号。

在拘留所的网络视频上,被拘人员马某看到了自己的儿女,激动得热泪盈眶。据了解,马某不愿让家人知道她被拘,可又担心家里人联系不上她着急,为此焦急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所里民警得知情况后便安排她在网上和家人视频见面。这一举措,让马某深受感动。

为真正体现从细微处关爱被拘人员,新郑市拘留所实行两项新举措:开展网上视频会见,对那些家在外地、交通不便的在拘人员,通过开通网上视频会见,使得被拘人员能及时、多方面得到来自亲情的关怀、感化和敦促,从而加快教育转化的步伐;建立短信平台,实行被拘人员入出所信息告知制度,即通过向被拘人员家属发送温馨短信提醒,将被拘人员的入所、在所、出所情况及在拘期间的会见时间、注意事项及要求及时告知其亲属。

草木长青的活动区、干净整洁的宿舍、完备的健身医疗器材……拘留所给被拘人员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还注重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尽量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开展大课教育、图书阅读、文体娱乐等活动,重大节日时改善被拘人员伙食,被拘期间生日时送上生日蛋糕……

“刚入所的时候,沮丧、悲观的心情使我感觉到自己一切都完了,但是拘留所的民警们不厌其烦地教育我、开导我,是他们和善的教诲和真诚的关心,让我敞开了闭封的心扉。”“这儿的一切都秩序井然,每天早上我们列队做操、唱歌、背诵行为规范,感觉更像是在和谐、轻松的学校里。”“在以后的生活里,我一定好好做人,认真生活,让亲人放心,对自己负责,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在拘留所电教室墙壁上挂着的被拘人员写的心得体会。

“因人施教,循循善诱。我们倡导的是学校式教育,真正把拘留所建设成为安全、文明、现代化的监管场所和教育矫治违法人员的特殊学校。”新郑拘留所负责人告诉记者。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