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书法
《收信快乐》
高调与低调
《租界》
夹竹桃
国画
油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收信快乐》

张映姝

观剧

日记

今晚,会务组安排参会人员看演出。是宋飞的音乐会。在接到通知的一刹那,立即就放弃了。有更让我心动的在等着我。是话剧《收信快乐》。

《爱情书简》演绎为《收信快乐》,有太多的名字需要记住:美国编剧艾伯特·拉姆斯德尔·格尼,台湾著名编剧、导演单承矩,台湾著名歌手万芳和夏径庭,演员白荟和沙溢……今天需要记住的名字是:史可和方旭,他们扮演剧中仅有的两个人物:陈淑芬和李正国。

《爱情书简》演绎为《收信快乐》,有漫长的路已走过:1989年在纽约百老汇,2003年在台湾,2005年在北京北剧场,2007年在北京人艺,还有上海……今天是在国家大剧院。漫漫长路的穿越需要内在的、本质的魅力、坚韧。

国家大剧院的小剧场一点也不小,透着沉稳和大气。舞台前方偏左摆放着一个沙发,旁边是一盏落地灯。偏右放着一把椅子。仅此而已,愈发显得舞台的空旷、纵深。正在思忖舞台该如何调度,铃声响起,灯光熄灭。

舞台后部亮起,一男(李正国)一女(陈淑芬)从舞台两侧相向走近,轻缓、静谧,带着淡淡的忧伤。女人的怀里抱着一只古旧、雕花的木质信箱,沉甸甸的。灯灭。

灯光再次亮起。陈淑芬坐在沙发上。李正国坐在椅子上。时空却已转换到40年前。“上课不许传字条!”“上课不许传字条!”谁能想到字条竟然发展到书信,竟然传递了40多年。所有的情节都是一封接一封地读信。一封接一封地读信就是所有的情节。76封信。传递了40多年。时空就在读信中流动、转换,悄无声息,宛如自然时空本身。在时空的流转中,飘荡的是鲜活、生动的语言,或欢乐,或忧伤,或烦恼,或释然。在语言的飘荡中,充盈的是情感的交流,或热情,或冷淡,甚至断绝通信,每一次过后,情感更深一层,心灵更近一步。

两人从小一起读书,算得上是青梅竹马吧!

为了收集邮票,他给了她一只削过一次的铅笔,让她给他写信。

后来,她跟随父母去了美国。通信成为他们的联系。通过来信,他知晓了她的转学、父母离异、看精神科医师、交朋友、流产、个人画展、结婚、生子、离婚、酗酒以及自毁。

通过来信,她知晓了他的高考、大学、入伍、退伍、轰轰烈烈却惨淡收场的异国恋情、婚姻、妻儿、仕途上的倾轧与艰难。通过两人的读信,我们知道了两人如何从生命前期对情感的懵懂,走向生命中期彼此难言的牵挂,走向生命后期爱恋的无奈与挣扎。

“我们真的关心彼此吗?我们真的在乎彼此吗?——因为我们寂寞。”“‘懂’是一种可怕的感觉,没有办法假装‘懂’,更没办法假装‘不懂’,我只能不受控制地被‘懂’带着走,曾经我很想懂一些人,懂一些事,现在我懂了,‘懂’又怎样呢!我宁愿不懂,但不可能,我已经懂了!”“拥有就是失去的开始。——拥有爱,天啊!失去爱更让人无法接受,为什么我们一生追求的东西,其实都在得到的同时已开始失去呢!如果我不曾拥有,那我也就没什么好失去的了嘛!什么都不想拥有,这个境界太难!那干嘛活着呢?”书信表达、抒发着情感,情感勾勒、描画出生活细节。结局是:她不堪现实的种种折磨自绝而去,一年后,正国打开她遗留下来的信箱。一支削过一次的铅笔。一沓他写给她的信。就是这样了。他提笔又开始写信:我爱你!他唯一的一次赤裸裸表达。爱在延续。

更让我难以忘记的,是信中传达出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世界观。淑芬是完全美国化的,是开放的,自主的,主动的,是艺术家型的。正国是传统的,是保守的,含蓄的,被动的,总在按别人的样子活。关于通信自由,关于性,关于女人的德行,关于兵营生活,关于婚姻,关于拥有和失去……他们有太多的不同认识,都觉得对方不可理喻。这其实是中西文化的冲突了。典型的情节是:他说,我认为性应该是跟相爱的人而不是随随便便!她说,我并不随便,我不会跟我不喜欢的人上床!就是在叙述中,在赌气似的话语中,文化的差异渐渐明晰。谁又能摆脱文化的影响呢?

时空的自如流转还依赖于演员的表演。说是表演,其实应该是“说”——读信。正国正襟危坐在椅子上,从头到尾没动过。淑芬倒是在沙发上换了几个姿势。所有的魅力、张力来自演员的台词表现功力。从六七岁孩童跨越到五十多岁的老人,没有形体动作,没有舞台调度。台词就是一切。儿童的霸道,少女的娇横,问题女孩的神经质,新娘的欣喜,母亲的快乐与痛苦,艺术家的成功与沮丧,病人的自我折磨和酗酒,史可把每一个都拿捏得恰到好处,用噪音、语气、口吻、神态、配合灵动的眼睛。相比之下,方旭就显得有些呆板了,似乎没有情绪上的大变化,也感觉不到年龄的差异。但是,他的那段散文诗般的朗读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天突然下了一场骤雨,原本坐在教室后门口吹着风上着课的我,看见远方山顶上的云缓缓地在变化,转回头听了点儿课,再把脸转回山的那边时,山已经完全在云的拥抱里,好暖、好舒服的样子……”

灯光,不能被忘记。我留意了一下,大多时间只有两束光,分别照在两个人身上。有时会增加到四至五束。还有时是一束。完全根据信的内容而定。灯光的功能被放大。转换如此自然、干净、利落,水到渠成。

演员已经谢幕了,我却不愿离开。不愿离开这充满爱意的时空。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中途会有人退场?想不通后座的东北人不好好地看戏不停地说些什么?难道他们没被触动吗?不想了,反正我是被触动了,不,被击中了。被一句句的“收信快乐”“圣诞快乐”“生日快乐”“爱你的……”。

被击中的感觉,也很好!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