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举办一次“优秀农民工评选”,那么农民工肯定应该是评选的主角,但在吉林省刚刚结束的这样一个评选中,候选人名单却让人有些意外。在对外公布的这份名单中,候选人总计30人,其中厂长、经理就有11人,其余大部分也都是各个岗位的负责人,真正标有“工人”字样的只有3人。(6月14日中国广播网)
实际上,“优秀农民工评选”在评选前已设定了选拔标准。相关网站所显示的评选方案里,在推荐名额分配这一项上明确规定:一线岗位工作的农民工要占90%以上,其中特别注明了所谓的“一线”是指车间以下的岗位。而评选结果的荒腔走板,让人感到这里面有太多的不可思议。
在评选优秀农民工这一具体语境中,农民工作为一种身份,重在工字上。他们是普通劳动者,在生产一线干的是工人的活。他们中的一些人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在工作上成了带头人,成为身边工友同事的标杆和榜样。把这样的佼佼者评选出来,才算得上是一次正常的“优秀农民工评选”。
本该成为评选主角的农民工代表在名单中人影稀少,吉林省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工作人员对质疑的回应竟是这样:他们都是公开、公平、公正地由各地推荐上来的。在所能见到的官腔回应中,低级的小家子气的莫过于此。等于是你问西红柿红吗,他答了个土豆很好吃。公开、公平、公正之事从来就存在于社会每一层面,但如此回应实在是侮辱了公开、公平、公正这样的词语。
凡事都是由人定,操作都是人在做。按理讲,把一线的优秀农民工评选出来不是一件有难度的事情,要说难,只是难在名副其实上,只是难在评选机构对此事持一个什么态度上。非要把正常的事情办成反常之事,反映的是社会浮躁与虚饰之态,反映的是对劳动及劳动者的不尊重不敬重。另一方面,它也是其他社会现实问题的一种折射。多年以来,社会上的既得利益者对弱势人群不停地做着侵夺,他们不愿意看到社会有更多的公平与公正。一些人要占尽生活中的好处,实的好处要占,虚的好处也要霸住。这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根本所在
评选优秀农民工,候选人名单中厂长、经理占了很大的份额,无疑是操办此事的人价值取向有问题,无疑是向社会传递错误的信息,错误的信号。理所当然,一个积极的社会、进步的社会,不能排斥农民工出身的厂长和经理,但是评选优秀农民工是另一码事。农民工出身的厂长和经理,通过社会的上向流动,已不具备原来的身份。在现实社会里,农民工有农民工的荣光,农民工出身的厂长和经理也有他们的荣光。优秀农民工有优秀农民工的荣誉,农民工出身的厂长和经理亦有他们的荣誉。大张旗鼓地表彰农民工出身的厂长和经理中的优秀代表,不仅可行,而且也是某些机构的职责。但有什么正当的理由非将两者硬性地搅和在一起,使评选优秀农民工这么好的事情走形、变味?今 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