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检察机关接受人大监督要注重“四性”
违规高尔夫击中多少“漏洞”
用改革创新精神
发展农机现代化
新语新论
以“双培”工程探索基层党建新途径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违规高尔夫击中多少“漏洞”

无论从保障法治严肃的立场讲,还是从维护公共利益的角度看,高尔夫球场都不能“野蛮生长”

北京西南部永定河畔,有条“高尔夫走廊”,多家球场连片分布,最大占地约5000亩。北京只是一个缩影,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已有近600家高尔夫球场,但正规审批通过的仅有10家左右——而这,是在国家自2004年起不断对高尔夫球场建设下禁令的情况下发生的。

这么多高尔夫球场为何能如此野蛮生长?是谁给其颁发了“准生证”?

据记者调查,大量的高尔夫球场要么借体育公园、生态园和绿地项目建设之名通过了立项审批,要么采取“以租代征”的方式规避土地监管政策,获得土地使用权开工建设。换言之,高尔夫球场建设的无序,既是绕过审批程序的结果,也是相关土地项目界定不明晰的产物。如果对高尔夫球场建设有明确的界定,对其报批建设工程有清楚的范式要求,对土地租用有严格的监管,那么多高尔夫球场还能“另辟蹊径”、还敢“暗度陈仓”吗?从这个角度说,高尔夫球场的“准生证”,未必来自某一方,而是由于政策的针对性和效率性还不够高,造成“借生证”泛滥。这也提醒相关部门:只有政策制定的细节愈加完善,政策落实被绕道而行的空间才会越小。

以市场角度看,高尔夫球场的“繁荣”是需求推动的结果。但这种需求绝不能通过无序的、与公共利益的争夺而获得满足。无论从保障法治严肃的立场讲,还是从维护公共利益的角度说,高尔夫球场都不能只见“繁荣”不闻监管,让无序建设继续下去。

需要看到,禁令之下仍在野蛮生长的高尔夫球场,挥杆击中的,绝不仅是生态与环境,更有政策的严肃与政府的公信。

立 凡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