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27
16
图片
国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标题

一个人的交响

张贤亮

为舒华的作品集写序实在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至少于我是这样。

这首先因为舒华是一位“杂家”——“少年习武,青年弃武从文”,可谓文武全才。在这样一本平面的集子里,我们领略不到舒华“武”的成分,但单就“文”的一面已经让我们目不暇接了。散文、诗歌、小小说、书法、摄影、新闻报道……融这么多文体于一身,此前我认为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舒华做到了。

单就“思乡”中的散文来说,就林林总总,蔚为大观。有抒情的(如《听雨》),有叙事的(如《我的当兵梦》);有写人的(如《悼王怀让老师》),有状物的(如《游天池山》),有影评(如《爱的魔法》),有信札(如《爱到极致是痛惜》),甚至还有略带言论色彩的杂文(如《小报》、《话鬼》、《三哭殿的劝说艺术》等)。虽然题材广泛,包罗万象,但舒华却能驾轻就熟,信笔拈来,浑然天成。这并非说明他有什么高超的写作技巧,恰恰相反,他的文字都是至情至性的,是内心深处汩汩流淌出来的,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

在舒华所有的散文中,《听雨》、《来生缘》和《悼王怀让老师》无疑是他的扛鼎之作。在《听雨》中,舒华把雨的四季(春夏秋冬)比作人生的四季(少青中老),由表及里,由外而内,既闲处落笔虚无缥缈,又借物抒怀虚实相应,颂之,让人如沐春风、如饮甘澧。

与《听雨》的唯美文字不同,《来生缘》与《悼王怀让老师》则均为写实作品。前者叙写对已故母亲的追思,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尤其是结语“母亲,您若在天有灵,来世我们还做母子好吗?”不啻是泣血的文字,草木之人读之无不感同身受,潸然泪下。《悼王怀让老师》写作起来却有相当困难。——透过字里行间我们不难发现,舒华和王怀让老师的交往仅止于共进过一次晚餐,要让仅有“一面之缘”的老师形象跃然纸上,其难度可想而知。但舒华并未回避这一问题,而是用一颗真诚虔敬的心去体悟、去发掘,把与王怀让老师谋面之前的“背景资料”和盘托出,既丰富了写作内容,同时又增加了文章的立体感和可信度,双方的交谊有理有据,生动传神,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新闻是“过去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一旦曝光便成了旧闻,“无足观矣”,这里我只想说一下舒华的语言。得益于当年的文学爱好和功夫锤炼,舒华的新闻作品侥幸避开了“干巴巴”的写作模式,语言优美,朗朗上口,这从他大小标题的制作便不难窥见一斑。《新蔡县民办教育遭遇尴尬》,“尴尬”一词用得恰到好处,既直指要害,一针见血,又无可奈何,欲语还休;《河南天冠引发乙醇汽油革命》应该是媒体全面报道乙醇汽油的开山之作,“革命”一词振聋发聩,视觉冲击力强,但又言之凿凿,实至名归,丝毫没有炒作之嫌;《大水缘何冲龙门》是一篇人文气息浓厚的探究式报道,在这里,舒华的语言优势得到了部分发挥;“伊河水完全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温顺地从面前流过;岸边的垂柳在阳光的照射下轻拂着佛前路路边的栏杆,为龙门石窟平添了几许诗情画意;对面半山腰上的绿树红墙被白雾包裹着,氤氲而缥缈……”如此优美的文字出现在文学以外的新闻作品中,显得弥足珍贵。

舒华的短篇小说也写得像模像样,可圈可点。尤其是他的“百字小说”系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酷似相声中的“抖包袱”,通过戏剧性的故事情节把人性中伪善、无奈、可爱、无常的一面表露无遗。似乎是为了弥补《百字小说》“短”的不足,舒华在文集中专门为我们奉献了一篇长达七八千字的《赵大师传奇》。尽管是小说人物,但赵大师的传奇经历还是令我们拍案叫绝,大开眼界,禁不住发出“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之慨。文末没有注明发表日期,想必是舒华先生的新作,无疑也是一部惊世骇俗之作,相信此文一经转载,必会收到石破天惊、观者如云的特殊效果。

对于书法,我也仅是“欣赏”级水平,尚无鉴赏的能力。只是感觉舒华的书法较为简洁、清丽,书卷气较浓。“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谁的诗句记不起来了,权且拿来形容舒华的书法风格吧。“书法没有好与坏,只有美与丑;政治没有对与错,看你跟谁走”,乞望读者诸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欣赏之余给予作者更加专业和全面的指导。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虽然舒华的本职工作是新闻报道,但我似乎更喜欢他的散文。设若有朝一日单行本《舒华散文》横空出世,想必读者和我同样期待。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