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古代的“帮闲”
《狐狸土》
白颜色的兰花
连载
鱼之乐
连载
城市麻雀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连载

捧着女儿的信,郎平心里格外酸楚。她意识到,自己与女儿之间沟通出现了问题。可真的是自己错了吗?就在这时候,美国排协给郎平打电话,让她赶紧着手组建队伍,否则就有“单方面违反合同”之嫌。郎平怀着复杂的心情离开家,又开始“空中飞人”的日子。

有实力的老队员不愿意进国家队,郎平就在各所大学里物色年轻球员。有的队员因为学校要考试,待了没几天就跑了。就这样走马灯似的进进出出,郎平纵有天大本领也无法施展。比赛前一个月,主力二传博格找到郎平,称因为“个人原因”不能参加这次比赛。博格是郎平在费城坦普尔大学发现的新秀,她身材高大、爆发力强,郎平在日常训练中对她精心雕琢,还将队长的袖标交给她。博格临战当逃兵,郎平十分不解:“我重用你大半年,你怎么能说不打就不打呢?”博格说:“这是隐私,我不想说。”郎平又问:“大家是一个集体,你怎么向队友们交代?”博格说:“不用你管,我去跟她们解释。”博格说了几句“I’m sorry”,队友们耸耸肩也就无所谓了。经事后了解,博格在集训期间认识了一名美国海军陆战队的网友,为了与对方幽会,她不惜缺席即将到来的重要比赛。面对美国队员对待排球的这种随意和不在意,郎平感到非常的不可思议和气愤,这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

2006年年初,郎平第一次率美国女排出征世界锦标赛。世锦赛的对手都非常强大,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美国队充其量是杂牌军,每场比赛都被打得落花流水。更让郎平生气的是,输了球后,队员们在休息室里照样说说笑笑。她拍着桌子训斥道:“你们打得一塌糊涂,怎么还有心情笑呢?”一名队员走过来拍拍郎平的肩膀说:“珍妮(郎平英文名字),请你轻松点好吗?打排球是因为我们热爱,今天输了,算我们不走运,明天会是新的一天。”

郎平正在气头上,她指着那位队员说:“你们不要脸可以,我可不想丢人现眼!现在,你们都给我出去,绕着场地跑20圈!”一名队员站起身,白了郎平一眼,然后径直离去。其他队员也纷纷起身,吹着口哨不辞而别,把郎平一个人晾在空旷的休息室里。

看着空旷的休息室,郎平心如刀割,又是该死的美国思维!打排球只是因为热爱?那么集体荣誉感呢?国家的荣誉感呢?队员对胜负的不在意,再联想到接受了一脑子什么个人隐私、个体尊严的美国思想的女儿浪浪,那一刻,郎平真是恨透了这个国家所谓的美国思维。

世锦赛的成绩可想而知,美国女排一场未胜,小组赛即遭淘汰。要强的郎平非常伤心,她觉得自己的一世英名这下可彻底葬送了,见到熟人都羞愧得抬不起头来。

听到妈妈在电话里跟朋友抱怨美国女排队员的不是,浪浪“幸灾乐祸”地说:“您应该庆幸,您指着别人的鼻子骂,她们没告您侵犯人权就不错了。您要记住,这里是美国。不是中国!”郎平怒斥:“美国怎么了?我是主教练,她们就得听我的。就像我是你妈妈,你必须听我的一样!”浪浪没好气地说:“我只能遗憾地告诉您,这个主教练恐怕是当不长喽,您好自为之吧!”

女儿与自己关系疏远,事业又不顺利,郎平产生了严重的挫败感。好几次想找机会缓和与女儿的紧张关系,可没等她开口说几句话,浪浪就不耐烦了:“我们之间有代沟,没什么好说的。”与此同时,美国许多媒体发表文章指责郎平,称她“徒有虚名”,不可能把美国女排带出名堂。双重打击下,郎平病了,发高烧,上下嘴唇长满水泡。她一下子衰老了很多。

女儿为师,学会改变,人到中年“铁榔头”痛苦“转型”

世锦赛结束后两个月,郎平受美国排协之邀到纽约讨论下阶段事宜。中途,郎平接到浪浪学校心理课老师的电话,让她马上赶到学校。郎平认为女儿出了什么事,急忙坐飞机返回洛杉矶。见到郎平,老师拿出浪浪一篇心理课作业,里面写道:“我的妈妈是女强人,她取得过非常辉煌的成绩,全世界有很多人崇拜她。但是,我不喜欢女强人妈妈……”老师一脸严肃地对郎平说:“孩子的直觉很敏感,而且往往是正确的。你要改变自己的方式,否则会发生很严重的后果。”

从学校出来,郎平陷入深深的思索。整整30年啊,自己一直生活在排球的世界里。但排球不是生活的全部,生活中的郎平是一位普通的妈妈,需要学习,需要摸索。女儿作业中的话,像一面镜子,让郎平重新打量自己。“孩子的感觉是对的,或许错的真的是我。”郎平决心改变自己,完成从“女强人”到“好妈妈”的转型。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