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运筹帷幄 决战郑州
烈士精神光照后人
黄河大堤边 旧貌换新颜
党委带好头 百姓干劲足 ——记中牟县白沙镇党委
傲子岗村民的幸福生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烈士精神光照后人
左图为位于郑州烈士陵园的吉鸿昌烈士之墓。一名小学生正在为烈士献花。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安群英

在郑州市西南部城区,有一个庄严肃穆的场所,这就是全国重点烈士建筑物保护单位、河南省和郑州市重要的爱国主义和精神文明教育基地——郑州市烈士陵园。在陵园长眠安息的,有著名抗日英雄吉鸿昌,以及在解放郑州战役、在革命建设事业中牺牲的311名烈士。

围墙隔绝了外面的喧嚣,安静肃穆的氛围荡涤着尘埃。置身在鲜花翠柏园中,那首激昂澎湃的歌曲在耳边响起:“为什么大地春长在,英勇的生命开鲜花。”

轻轻吟唱,对革命先烈的崇拜敬仰之情慢慢涌起。

吉鸿昌,是全国人民家喻户晓的抗日英雄,其墓地安放在陵园第一墓区第一排,墓碑上“吉鸿昌烈士之墓”几个大字遒劲有力,犹如烈士生前驰骋纵横的英雄气。

郑州市烈士陵园讲解科副科长宋慧娴,带着深情讲述了吉鸿昌烈士的英雄事迹。

吉鸿昌,是河南省扶沟吕潭镇人。生于1895年,自幼家境贫寒,只读了一年多的私塾便随其父卖茶水,后到一家杂货店当学徒。1913年,不满18岁的吉鸿昌弃学从戎,应招到冯玉祥部队当兵,因吃苦耐劳、智勇正直受到赏识,被誉为作战勇敢的“吉大胆”。

在以后十几年的戎马生涯中,吉鸿昌由行伍逐级提升到师长、军长以至省主席,他所率的部队也素有“铁军”之称。但不管官职如何提升,他“当兵救国,为民造福”的初衷却没有丝毫改变。期间,他结识共产党员宣侠父等人,开始接触革命思想。

1930年,蒋介石向革命苏区发起第一次围剿,吉鸿昌部被改编为二十二路军,受命进兵大别山区,吉鸿昌对进攻苏区十分反感,他“托病”到上海与地下党组织取得了联系。随后又化装到鄂豫皖苏区进行考察,思想受到很大触动。蒋介石解除了他的军职,逼迫他出国“考察”。

1932年,吉鸿昌在海外闻听“一二八”凇沪战争爆发,笃志抗日的他兼程回国,秘密与中共华北政治保卫局联系。这一年4月,吉鸿昌在北平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一个爱国旧军人转变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从此踏上了新的革命征程。

吉鸿昌积极召集旧部抗日,他毁家纾难,变卖家产6万元购买武器,积极联络各地抗日零散武装积极抗日,1932年后,吉鸿昌到天津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积极建立“察绥抗日同盟军”,并任前敌总指挥,浴血奋战于长城内外。1933年蒋介石与日寇阴谋勾结,对抗日军进行夹击。吉鸿昌愤改“抗日同盟军”为“抗日讨贼军”进行讨伐。蒋介石指使法国工布局将其逮捕。

1934年11月24日,是吉鸿昌殉难的日子。面对“立时枪决”的命令,吉鸿昌从容不迫地走向刑场,用树枝作笔,写下了浩然正气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牺牲时年仅39岁。

吉鸿昌的棺木是1964年4月从其原籍扶沟县吕潭镇迁至郑州,安葬在郑州烈士陵园。

始建于1955年的郑州烈士陵园安放着311位烈士墓。

烈士纪念建筑物是烈士陵园极为重要的实物教育资源,在烈士事迹陈列馆,主要展出的是杨靖宇、彭雪枫、吉鸿昌、关焕先四位河南籍抗日英雄的事迹。“有水就有鱼,鱼水不分离,百姓和抗联,永远在一起”,这句广为传颂的民谣,反映了百姓对杨靖宇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的热爱,在粮食弹药极其匮乏的情况下,杨靖宇领导东北抗联在密林雪海中抗日,令日本侵略军闻风丧胆,被俘遇害后日本军将其剖腹,发现胃里只有树根草皮棉絮等,坚定的信念,钢铁般的意志铸就了抗日英雄杨靖宇的魂魄,其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也受到了敌人敬重。

新开建的“中州英烈纪念馆”年底将封顶。陵园杜馆长介绍说,在市政府、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郑州烈士陵园进行了改扩建工程。新征土地150亩,主要建设中州英烈纪念馆、纪念广场、烈士雕塑、烈士诗抄园、烈士纪念亭以及相关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为958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为7185万元,由市财政投资,是我市2010年跨越式发展新三年行动计划重点项目,主体建筑“中州英烈纪念馆”,将成为教育内容丰富,功能布局合理,展示手段先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阵地。

“青山绿水长留,苍松翠柏堪慰”、“革命先烈、光耀千古”。在郑州烈士陵园南侧围墙上,绘有一百多幅图画和名言。是2003年郑州烈士陵园和郑州市少工委联合举办在全市小学生中开展“忆先烈 做主人”书法、绘画比赛中挑选的获奖作品,现场绘画。昔日的小学生已经人到青年,成为今日的建设者,而烈士的精神就像一颗种子,播撒在一代又一代人心中,激发他们热爱祖国,建设祖国,自强不息。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