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水浒反腐十八招”不过是浮云
有啥城市发展理念就有啥样屋顶
谋发展
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
三公经费
能否“晒”出公平公正
从防止和化解“四失”入手
不断提升党员干部能力素质
媒体新语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水浒反腐十八招”不过是浮云

地处山东西南部的梁山县素以水浒文化发源地而知名。近日,这个县将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里的故事情节引入廉政教育基地的做法备受社会关注,从中创出的“水浒反腐十八招”更是引发广泛争议。(7月26日新华网)

在位于梁山县国税局拳铺税务分局三楼展厅中,竖立着多块列举《水浒传》里面反腐败故事情节的展板,归纳了《水浒传》所揭露的北宋末年出现的徇私枉法、欺下瞒上、贪赃枉法、卖官鬻爵、吏治腐败等社会腐败现象的五大特征,并挖掘总结了“水浒反腐十八招”,包括除贪保廉、劫富济贫、勇追贿银、伸张正义、以身作则等。

《水浒传》是施耐庵于元末明初写成的一本章回体小说,文学的本质决定了它是虚构的,而不是实写的。所谓揭露的北宋末年出现的社会腐败现象很多是出于文学想象或移花接木,与当时的情形相距甚远。“水浒反腐十八招”,招招尽是施耐庵所出,不过是文学杜撰,与北宋时的宋江、武松等好汉无涉。说神马“回忆水浒故事以史为鉴”,别忘了,水浒故事恰恰不是历史,它只是文学作品。反腐就是反腐,其所依赖的应是制度路径,即便是廉政教育,亦要选准教材。生拉硬扯,拿一本小说来说事,其一是将反腐这一正事庸俗化,其二是将之娱乐化。想借水浒故事倡导领导干部廉政并取得实效,无疑是缘木求鱼。

拿小说且是古典小说反腐,可说是一新的发明。“它是国内第一个水浒特色的反腐倡廉教育基地”,“水浒特色”是神马“特色”?将来会不会有人效法,整出“红楼特色”、“三国特色”,甚而带神话色彩的“西游特色”?一切皆有可能。因为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无论是“十八招”也好,还是出更多的招数也好,用小说反腐,都是背离现实、脱离实际的做法,毫无操作性可言。

利用水浒故事反腐倡廉,不是白反的,是要带来成本的。建了一个教育基地,投入25万元,但不知用于“水浒反腐十八招”这一部分,花了多少钱。从7月13日基地正式开放以来,已经接纳了2000余人前来参观学习。其中外地来参观学习者,不会是自费的吧?破费公帑反腐,岂不与反腐拧巴了?推出“水浒反腐十八招”,不是思路上的创新,这不过是在用一个噱头做口头上的反腐。它除了产生前面说的两项成本,除了增加倡廉娱乐化所产生的公众对反腐的麻木感,其他都是浮云。 伊 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