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新郑.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爱心成就梦想”
慈善助学活动启动
基层风采
新郑动态
新郑市食品药品检验所获评
省2010年度群众满意基层站所
文武并重育英才
望京楼遗址迎来小小“考古学家”
一卡多用 高效便捷
环境整治助力镇域经济
现实版“开心农场”现身新郑
zxc11083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文武并重育英才
——访郑州少林武术专修学院新郑蕙光武院

本报记者 赵杰

8月的新郑骄阳似火,但在郑州少林武术专修学院新郑蕙光武院训练场上,到处都是孩子们汗流浃背苦练的身影。在学校全封闭教学和军事化管理的模式下,孩子们在这里文武兼修,上午上课、下午习武。

学院由当代少林拳大师朱天喜创办于1986年,1993年升格为高层次大专院校,2006年又从郑州搬到新郑。为什么选择新郑,院长张士杰说:“新郑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交通便利。最重要的是新郑是裴李岗文化、黄帝文化的发祥地,将武术文化融入中华根文化,汲取传统精髓并结合武学精神来对学生进行武德和品质的培养,能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20余年创业发展,今天的蕙光武院环境优美,设施完备,机构完善,集小学、初中、中专、专修、武术养生、健身于一体,熔普通、特长教育于一炉,是国家武术段位制首批教学试点院校。学员的年龄从7岁到20多岁不等,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更有慕名而来的美国、法国、俄罗斯、瑞典等多个国家的武术团体和武术爱好者。在国内外赛场,该院获得奖旗、奖杯、奖牌不下百余次,可谓“声名播四海,桃李遍九州”。

蕙光武院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西方先进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以文化为主、武术为特长、英语为特色。为了传承武术事业、武学精神,学院特别重视对学员武德的教育,不断教导学生要 “立志气,正心术,胜威仪”,把武德武礼始终贯穿全部过程,体现习武人应有的风范和精神面貌。身教胜似言传,全体教职工本着“除了专业知识、技能外,要让学生从我身上学到更多”,强调上下同心、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了一道道流动示范风景线。

在文化教育方面,学院除按教育部规定开设课程外,还设有国文经典诵读课程,如《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老师们辅以生活实例,循循善诱,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道德规范的理解。同时,学员们将自己的作文展示在黑板报上,沟通交流多姿多彩的精神世界;老师定期与学生交流座谈,畅谈学习心得体会,并歌颂身边的好人好事,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写、说、做中,使他们懂得真善美假恶丑,明白该怎么做事、怎么做人。

自办学以来,该院多次被评为全国先进武术馆校、河南省十佳武术馆校等,不断为河南省武术队、北京武术队等专业队输送优秀武术人才,不少学生被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高等学府录取。

“蕙”聚九州学子,“光”耀中华武坛。张士杰说:“我们不仅要使学员强身健体,更重要的是能使中国的武魂、武德在孩子们身上发扬、传播,培育更多文、武、德兼备的人才。”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