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都市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戏曲擂主助力创文
新生儿咽部长“鸡蛋”
拒签加班协议被辞退10名家政工人获补偿
市教育局优质倍增交“答卷”
wx110831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市教育局优质倍增交“答卷”

本报记者 左丽慧

今年1月份,我市正式开始实施郑州市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7个月过去了,这些倍增项目能否落实、怎么检验家门口的学校就是优质学校呢?昨日,市教育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部分学生、家长代表参会,正式上交“答卷”,供社会各界检阅。

倍增学位超额完成1500个

轩女士的孩子在中原区伏牛路五小上学,从孩子上小学一年级起,轩女士心里就有个疙瘩:“孩子上的学校不太好,会不会输在起跑线上?”在轩女士看来,好学校和薄弱学校的最大区别在于好学校的老师教得好。不过,今年秋季开学,轩女士的孩子坐在伏牛路五小的教室里,也能听伏牛路小学好老师授课了。这一切都得益于倍增工程,作为中原区的倍增项目,中原区伏牛路小学与伏牛路五小联合办学。和轩女士一样,今秋开学,不少薄弱学校的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资源倍增工程带来的实惠。

随着2011年郑州市高中招生工作即将结束,郑州市区省、市级示范性高中招生人数达13076人,已占普通高中录取总人数的57.6%,比去年增加了3个百分点。郑州市区普通高中比去年增招的1450人也都在条件较好的普通高中就读。

据介绍,今年将落实新生优质学位1.55万个,其中高中学位2750个,初中学位6000个,小学学位6750个,超出年初1.4万个优质学位的计划1500个。

家长认可需要过程

优质资源数量倍增了,可是家长们到底认不认可呢?作为今年倍增项目之一的郑州市一中托管36中项目,计划倍增300个优质学位。然而,在实际招生过程中,家长们对被托管的郑州市36中仍持观望态度,郑州一中的强校托管并未给郑州市36中带来“奇迹”。

目前,郑州市36中托管部的招生工作已经进行大半,报考人数200人左右,其中400分以上的仅有23人。报考人数达不到招生总数,而且,报考的生源质量也偏差。在不少家长看来,强弱校的差别并不是这么简单就能弥补的。“一个好学校能否称之为优质资源,并不是挂个牌就能解决的。”家长陈女士坦言,在她眼里,优质学校无论是从硬件,还是软件、师资、生源质量及校园文化上都比较有优势。所以尽管实施优质资源倍增工程,她还宁愿选择老牌的好学校。

市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指挥长卢欣华分析说,报名情况之所以不乐观,主要是因为郑州36中是一个郊区中学,老百姓的认可度不高,而且,郑州一中托管36中项目也仅仅是刚起步,家长对该项目仍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

郑州一中校长朱丹认为,虽然郑州一中36中托管部的牌子并没有出现生源扭转的奇迹,但倍增有一个过程。朱丹表示,目前离开学还有20多天时间,学校将做最后努力完成今年的目标,“我们按工程指挥部的规定,选派了年富力强的教师奔赴36中托管部的工作岗位,我们将按照已经制定的开学前后日程表,不遗余力地把36中托管部工作做好。”

委员建议步子要扎实

在昨日的发布会上,部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参加了新闻发布会。

“我市开展的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无疑是我市广大学生之福。”市政协委员徐惠娟表示,但倍增太多、太快也不一定是好事,“如有的学校托管弱校或参与倍增项目较多,师资力量、人才队伍能否落实?学校的精力能否跟得上,都是需要实际考虑的问题。”

徐惠娟提出,优质倍增绝不能是口号和形式,一定要扎实走好每一步,才能实实在在给老百姓的就学问题带来帮助。

三问优质倍增

本报记者 左丽慧

优质倍增工程启动7个月以来,倍增学位能否落实、教学安排能否实现、倍增成效如何?记者也由此采访了相关人员。

一问:如何保证倍增工程不走形式?

“我们会依据各个学校的方案进行过程督导和效果督导。”市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指挥部指挥长卢欣华解释说,比如强校托管弱校,强校派去的优秀校长和优秀教务主任一定要到岗,而过程督导,不看汇报材料,要推开教室门,看是否按照方案由强校老师授课。

二问:数量增加,质量会不会被稀释?

市教育局局长翟幸福表示,市教育局建立了“校聘”“局聘”“市聘”三级教师储备机制,为实现倍增工程“增量不降质”的目标提供了优质师资的储备保障。项目学校建立了教学计划、教学管理、校本教研、教育科研、质量分析、质量考核的“六统一”和优质教学资源、优质师资队伍、优质教科研成果的“三共享”的质量管理体系;此外,市、区两级教研室教研员定期联系学校,对项目学校的教学理念、教师素养等进行指导。同时,对项目学校同检测、同分析、同改进,同提升。

三问:如何验证倍增工程是否成功?

市教育局局长翟幸福认为,家长的评价最为直接,得到家长认可,就会得到社会的认同。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