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版:崛起郑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游闲之梦 落地成真
近水荥阳
迎房产开发新机
产业支撑
良性互动
组团发展
解决大城市病
加快旅游业转型
打造“品位之城”
抓县域经济
建“郑西新城”
郑州向西
发展旗帜高扬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向西
发展旗帜高扬

郑州向西

发展旗帜高扬

抓住历史机遇,高扬郑州向西发展旗帜,建设郑西新区和宜居健康城。

■刘道兴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兼任河南经济学会副会长,河南社会学会执行副会长。长期从事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一直关注省会郑州城市发展和房地产业发展,他提出的省会郑州应当向东向西两翼齐飞的发展建议,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背景下,省会郑州明确提出建设都市区的大战略。荥阳市抓住这一历史机遇,高扬郑州向西发展的旗帜,大胆提出建设郑西新区和宜居健康城等全新思路,让荥阳成为郑州都市区大格局中一个快速崛起的组团,这无论对于荥阳、对于郑州、对于河南,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加快郑州向西发展,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内在要求。

中原经济区的核心思想,是要努力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产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的新路子,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千方百计保护耕地,减少对平原、耕地特别是肥沃良田的占压。就省会郑州来说,坚持城市向西发展、特别是向西南方向发展,向丘岭、浅山、荒沟、荒坡方向发展,是既能加快发展又能保护耕地的战略选择。

河南和郑州的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从某种意义上还刚开始不久。因此,要把郑州向西、向西南方向的广大区域,看成是今后几十年、几百年布阵工业、摆放城市的广阔腹地,自觉地走保护良田、节约耕地型发展道路,坚决做到耕地面积不减少、粮食产量不下降、农业地位不削弱,同时又要为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开辟巨大空间。

加快郑州向西发展,是郑州都市区建设的迫切需要。

郑州的快速发展,需要东西两翼互动,需要两支翅膀都硬起来。郑州向西发展,有中原区、二七区、惠济区、高新区、上街区和荥阳、新密、巩义、登封多个积极性,有这一带广大民众中蕴藏的无穷智慧和力量,有越来越多先富起来的企业、企业家和劳动群众希望融入大郑州的迫切愿望。所以在这一带高起点、高品位、大手笔进行城市规划、建设,完全有可能很快形成发展的热土,出现发展的热潮。这其实也是把郑东新区高起点规划、建设、运作的经验和模式在城市向西发展中运用。

加快郑州向西发展,是优化郑州城市布局、改善郑州城市功能的战略举措。

加快向西发展,很重要一点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逐步形成一个郑州西部大工业区,实现郑州西区与南区、东区、北区的功能错位。

另一方面,郑州向西发展要引入现代都市理念,高起点规划健康、医疗、教育、休闲、旅游、养老等全新产业。随着全省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到省会郑州看病、求学、居住等呈大潮涌动之势,造成郑州医院拥挤、学校拥挤、车辆拥挤、交通堵塞。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哪里,在于积极主动地把建成区受限功能向城外新区疏散。比如,把大医院吸引出来,把一些大学、职业院校、甚至高中搬出来,实行“腾笼换鸟”之策。再如一些职业院校、高中等学校,也可以集中搬迁到城外有山有水的地方发展,原来的校舍则可以让给幼儿园和小学、初中,达到既满足人民群众需要,又加快城市发展、优化城市功能和布局、减少交通拥堵等多种目标。

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荥阳规划宜居健康城,上街规划宜居职教城,表明郑州向西发展有了全新的城市发展理解,也有坚实的民众需要和市场需求,郑州的城市扩张也有了新的动力。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