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青蒿饼
文昌阁与八字桥
《豆丁的奇幻科学之旅》
苍棵棉花不近似
真正朋友
tpzz2110793
tpzz21107100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文昌阁与八字桥

中国人喜欢的东西,往往容易雷同。比如,文昌阁、八字桥,不同的城市,都有。

文昌阁像老人头上的一顶帽子,而八字桥,顾名思义,就如一个人的胡须,一撇一捺,两头大中间小,这是指形状。有的时候,不同性格的人,在桥上相遇。

明代郎瑛《七修类稿》里记载,杭州有座八字桥,下雨天,有个人撑着伞在前面走,后面的人就钻到伞下躲雨,撑伞的人以为是遇到了鬼,就把那人推开。等到他溜到亮着灯的浴肆,惊魂未定。少顷,又跑进来一个人,浑身湿淋淋的,边喘边说:带伞鬼,将我挤到河中,差点淹死啊。

没带伞的人,不打一声招呼,就钻到陌生人的伞下,这事未免唐突。可见,那时的杭州八字桥,栏杆并不是很高,所以人一般很容易挤下河去。

离奇的事情,一般都发生在大家比较熟悉的地方,这样容易引起背景共鸣。其实,桥与桥同名,所背负的故事,却是大相径庭。这样的桥,多精巧地架于几条河流交汇的地方,与市井相映成趣。

文昌阁显然是一个敞开的公共场所,私密的话不宜说,隔墙有耳,不小心走漏了隐私。

《阅微草堂笔记》里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位书生寄寓高庙读书,夜晚就在文昌阁廊下入睡。朦胧中,听到阁子上说话:我平时不怎么花钱,又积攒了不少钱,怎么办?甲对另乙说,你可以用这些钱铸一尊铜佛,送西山潭柘寺供养。乙听了啐甲,卟卟,施舍也必须是自己的钱财,佛又怎么能不问清楚你这些东西的来历,接受你偷盗的不义之财?……寂静无声,书生循声望去,阁子上只剩下一地月光,空空如也。

20年前,我住的附近也有座八字桥。桥东有-爿舂米店,-溜木榻门,不时传来“扑通、扑通”沉闷的舂米声;桥西有一间老虎灶,从早到晚,水汽氤氲。老桥旁,有人支一口锅灶,舀入河水,煮一锅菱角、河藕站在那儿卖。这样的场景,最宜配-个书生,双手倒剪,站在桥上,看一叶小舟,飘然而过。

有文昌阁的城市,是幸运的。每次去扬州访友时,我都要顺便到那里转转。虽然《阅微草堂笔记》所说故事,未必就在扬州,可我总觉得,有这样一个阁子,给路人荫凉,歇脚。

有桥的地方就有人家,贩夫走卒、三教九流,临水而居,鸡犬相闻,好一幅繁杂人烟的“清明上河图”。

建筑有其属性。南方和北方“髯须飘飘”的城市,文昌阁一般是有的,而江南水网地带,才有八字桥。文昌阁是雅的,八字桥却俗。一个寄踞空旷之岗,一个悬于河流之上。阁与桥,串联起一座城的文昌水秀。

阁子里,宜逗留、谈心、交友、男女幽会,喁喁私语;而桥上,芸芸众生,市声鼎沸,叫卖高亢,呼朋引伴。尤其是那桥的两端,极像布口袋,将路渐渐收拢,心里有事的人,夹着包袱,戓者手提肩扛,踽踽独行。

——文人名士,落子闲坐;市井草民,穿桥而过。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