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标题

清凉客家仙草米反

赖晨

茎秀叶丽的仙草又称仙人草、凉粉草,喜生于山区坡地、沟谷之中。它怡味甘凉,有清热驱暑、助消化、降血脂、治消渴等多种功效。赣州、梅州、龙岩三角山区的33个县是客家人聚居地和大本营,这里的仙草资源相当丰富。

客家人入伏后爱吃凉粉、草粄的仙草粄,而它恰恰是以仙人草为主料制成的,可谓就地取材,得天独厚。仙草粄制法颇有技巧,做得好的,软滑到要用手捧才拿得起,柔韧到要用刀才能割碎,眼望有看头,入口有嚼头,吃完有想头。

夏天早晨,来到溪畔,采摘几蓬翠绿的仙草回家,洗净泥沙,切碎,揉搓,榨汁,汪汪的青汁汩汩流入盆内。灶膛内火已燃,锅已热,草汁兑水入锅,绿莹莹的,兑入适量的植物碱水——它一定要用黄豆苗烧的灰滤成,老辈人说别的草木灰无效。再往锅里添适量的白花花的糯米粉——它能使粄比较软滑,放糯米粉的时候,最好先用凉水把粉调稀,以免放到仙草汁中结团。添完碱水和糯米粉,文火慢慢地熬。瓠勺在锅里来回搅动翻腾,眨眼间,一大锅的仙草汁水冒着氤氲的白雾,变成了黑玛瑙般的凝子,一锅美味清爽的仙草粄终于大功告成了。应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心急,一定要放凉后才能用竹刀分成块,用小木勺挖着吃。

也有用干仙草制粄的。黑黢黢的干仙草放锅内,添水,文火熬煮,等用手捻草有黏滑绵软感,汁就煮出来了。过滤去渣,获黑琥珀般的汁水,先后加入适量的植物碱水和糯米粉。再把汁水烧开,边烧边搅拌,烧开之后,舀到木盆内漂于井水上降温,水温慢慢下降了,汁水就开始凝结成棕褐色半透明胶状了。

入伏后吃仙人粄是客家人的习俗,据说这天吃了仙草粄,整个酷夏都不会长痱子。因为它具有消渴解暑、充饥泽颜、清热退火、祛热利湿、凉血化暑等保健养生之功效,所以,每年一到暑天,哪怕农事再忙,客家人都要忙里偷闲,用心做几盆仙草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