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城市表情 上一版3  4下一版
网购达人
情人节的礼物
第一次当厨师
误撞的流行色
我和妈妈换角色
亲情葡萄
连载
连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连载

相比于国内的街市,阿拉伯的街道要显得单调许多:白袍的男子黑袍的女子,就连服装店里陈设的服饰也多是素色为主。走在大街上放眼望去,仿佛一张铅笔素描铺陈在眼前,皆是一片黑白的世界。但这幅素描里也有画龙点睛之笔,每隔一段距离定会有一家金碧辉煌的店铺夹杂在土黄色的墙壁之间格外吸引眼球。起初我以为这些都是出售首饰的金银店铺,走进去才发现这里面售卖的正是阿拉伯人引以为傲的中东甜点。

和国内的蛋糕作坊不同,这里的甜点店是要装饰大玻璃吊灯、铺设雪花石地板的。且不说地板有多光洁、店面有多宽敞,单是门前24 小时不间断的霓虹灯就足够晕眩双眼。橱窗占领整面墙,盘盏镀上光闪闪的银。一面面大银盘上堆砌着玲珑精致的点心。银盘闪亮的金属光泽加上吊灯璀璨的灯光,那景象让人不免想起了国内琳琅满目的珠宝首饰店。听最先来到这里的翻译说,受了装潢的误导,已经有很多同事误闯到了点心店去给自己的太太买戒指,结果却捧回了一大堆艺术品一样的甜点。现在谈起来,仍然让人捧腹不已。

开斋节到了,大伙儿都为了即将到来的四天假期兴高采烈,我们的工程师却在为给当地的监理选什么礼物发愁。冥思苦想之后还是决定走最保险的方式,选了几箱荷兰牛奶外加几大篮进口苹果——女人嘛,哪有不喜欢保养的?水果牛奶,蛋白质维生素都补充了,肯定受欢迎。可是一会儿工夫小伙儿就蔫蔫地打道回府了,一问才知人家监理非但没有收礼物反倒恼怒:“我还没结婚呢你就给我送牛奶?”没想到平时在国内送礼习以为常的东西到了另一个国度就摇身一变成了孕妇婴儿的专属品,给一个未婚的大龄女性送牛奶,难怪人家要动怒。

其实就像中国人送保健品西方人送鲜花一样,对于阿拉伯人,甜点是最常见也是最受欢迎的礼物。后来我们的工程师老老实实按照利比亚同事的指教,直奔甜点店去捧回了一篮精美的甜点。据说反馈极佳,还被人家热情地挽留一起品尝。

甜你甜到心坎里

说起点心来,咱们国内的点心可谓五花八门。北京的自来红杭州的蟹壳黄广西的桂花糕陕西的龙须酥等,掰着指头数也数不过来。然而到了阿拉伯,点心的种类虽然一点不少,味道却是一个字足以概括,那就是“甜”。不论是节庆的应季点心还是平常家用的糕点,一律是沾上浓稠的蜂蜜洒上白花花的糖霜,堆挤在满满的一盘子里。因为糖霜融化后太黏的缘故,顾客来挑选点心的时候要用小钳子把点心一块块夹起来举老高,蜂蜜被扯成细丝一样拉好长好长。这个景象漂亮是漂亮,但如此多的蜜糖咽下肚里实在是让人有些担心。

据说阿拉伯人评价甜点好坏的方法也和评价比萨的技巧一样,要看切开来彼此之间的丝有多长。丝拉得越长越好吃,价格也越贵。只是比萨拉起的是奶酪芝士的丝,富含蛋白质和钙质,也算是营养食品的一种。但中东甜点拉起来的却是金黄的蜜丝和糖浆,甜你甜到心坎里不说,增加的卡路里和脂肪也不得不让人担忧。

像蜜一样的女孩子

阿拉伯民族对甜品的喜爱用“嗜甜如命”来形容一点不为过。节日礼品送甜点、结婚宴请开聚会送甜点,就连亲友远行都要备上一篮甜点表表心意。印象最深的还是在萨那大学时的叫琳娜的阿联酋女孩,休假回来的时候,她的家人特地给她带来了一大篮甜点。糕点的模样像极了我们端午节常吃的小粽子,金黄色的三角外绕了很多细细的糖丝,整齐地堆放在篮子里垒成一个帆船的模样,精致得让人没法把它和食品联想在一起。据说这种糕点是专门送给远行的人的,祝福行者一路平安,日子过得甜甜蜜蜜。

阿拉伯人对于甜的喜爱在日常饮食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香蕉蘸着蜂蜜吃,红茶加上白糖喝,就连喝热巧克力这种高热量饮料,也要加上满满一勺稠稠的蜂蜜才算到位!这种热爱甜食的品性也同阿拉伯几千年的文化融为了一体——在阿拉伯语中,甜的另一个含义是美丽和可爱。而“蜂蜜”一词,则常常用来形容面容姣好的女子。“像蜜一样的女孩子”,也许在我们看来是奇怪的比喻,但对于阿拉伯姑娘来说是一句至高无上的赞誉。

“烤爸爸”“哈妈妈”你们“想我了吗”?

羊肉串“烤爸爸”

阿拉伯烤肉在阿拉伯语中有一个很惊悚的名字——“烤爸爸”(英文音标叫做“kababa”),但实际上就是我们司空见惯的烤羊肉串。只是在阿拉伯这个烤羊肉串的故乡,“烤爸爸”做得更加上乘和正宗。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